题丹霞晏坐轩

白云深处开虚室,晏坐非禅亦非律。须观任四威仪中,皆悉具六波罗密。

超然处处坐道场,善哉步步能踏实。我今此义亦妄言,请师往问维摩诘。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美人一舸横秋水。冉冉烟波里。绿杨也解织离愁。故向东风摇曳、不能休。
是非得失都休计。只有抽身是。橙黄蟹熟正当时。想见双溪风月、待人归。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
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登楼试南望,为子动归思。

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

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

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

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延昌宫中国祚短,神龙堕地化作犬。杨婆咒祷空纷纷,宁知金翅衔王孙。

王孙忆翁须好作,翁死旬时还奏乐。花枝袅袅春绵绵,杨郎宫中恣醉眠。

狐裘锦衣左右直,徐郎殿前躬画敕。宁失官家朝,莫犯周侯刀。

宁违至尊训,莫拒舍人命。禁中刀敕空纵横,国运讵识归宣城。

尚书不言侍中走,举朝尽醉吴兴酒。

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

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

君侯昂然百夫雄,近之和气如春风。
扬眉高论多折衷,众人敛衽称名通。
发为诗章灿璧琮,气豪笔健敏且工。
口占欲使十手供,春云容与朝霞烘。
肯如空阶号秋虫,槁项岩穴甘老穷。
是将织文裨衮龙,润色造化分天功。
奏之清庙流笙镛,宜使正笏趋槐枫。
发舒平生学古胸,时吐奇论惊群公。
久矣高门映衰宗,金兰投分自诸翁。
我尝联曹愧凡庸,竭蹶道上昔所同。
朔雪扑面花蒙茸,六龙先路如云从。
重来苕溪奉从容,好若胶漆始且终。
先后唱和如歌钟,君还清班朝九重。
我将毂下居治中,他时涉笔朱墨业。
已见矫翼凌长空,一笑道旧双颊红。

秋霖才过市成渠,泥屐声中掩户居。支枕静听宵啮鼠,临池频放午餐鱼。

酒馋恕取能赊店,金尽惭逢易买书。幸有小船通榻下,觅劳文笔券骑驴。

有妇有妇嫔吾孙,仅能朞月问晨昏。
吉凶自古不可定,所以贺吊更在门。
人言贫家女难嫁,岂料既嫁俄不存。
呜呼七歌意不尽,频年多难天难问。

花迷巷南北,水接壤东西。行春向何许,只在浣花溪。

骑气初占安至,履声忽报公来。
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横石三五片。
长松一两株。
对君俗人眼。
真兴理当无。
野老披荷叶。
家童扫栗跗。
竹林千户封。
甘橘万头奴。
君见愚公谷。
真言此谷愚。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只是气之精处。古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李翰云:“文章如千军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此语最形容得气好。论气不论势,文法总不备。

  文章最要节奏;管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窃渺处。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自是文家能事。扬子《太玄》、《法言》,昌黎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奇,正与平相对。气虽盛大,一片行去,不可谓奇。奇者,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太史公《伯夷传》可谓神奇。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程子云:“立言贵含蓄意思,勿使无德者眩,知德者厌。”此语最有味。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之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漠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于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校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墨名儒行隐云林,门掩黄埃深复深。东鲁遗书多贮腹,西乾妙法早传心。

一窗梅月清吟思,满院松风续梵音。浅学我非韩吏部,不劳文畅苦相寻。

碧节冰丝透薄寒,金波初出荐雕盘。昔曾太华峰头见,今向佳人掌上看。

野农东皇下,山农正驱犊。说尹沸蓉湖,行歌渌水曲。

层峦南峙景宜人,今古登唫类李绅。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

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

槟榔共聘幣。

孤帆水驿遥,荒村风景暮。中夜万感集,况乃听风雨。

自顾樗散材,本阙经世务。劳劳营斗米,仆仆竞长路。

未能立脩名,仍随俗所骛。怀抱向谁倾,古人鉴情愫。

紫云暖。恨翠雏珠树、双栖晚。小花静院相逢,的的风流心眼。

红潮照玉盌。午香重、草绿宫罗淡。喜银屏、小语私分,麝月春心一点。

华年共有好愿。何时定妆鬟,暮雨零乱。梦似花飞,人归月冷,一夜小山新怨。

刘郎兴、寻常不浅。况不似、桃花春溪远。觉情随、晓马东风,病酒馀香相伴。

太阳朝序,王宫有仪。蟠桃彩驾,细柳光驰。
轩祥表合,汉历彰奇。礼和乐备,神其降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