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月扬千寺门

背山灵利两松间,待月松前觌面山。云去月低松影落,倚天唯有碧回环。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家乡好,好处是三春。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锦绣底园林。行乐事,都付丝闲人。挈榼携壶从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寻。赢得个天真。

青春苦难挽,白日良易斜。花飞尚满砌,柳密惊藏鸦。

寒窗忽当日,山崦知谁家。红榴笑疏林,始著三两花。

繁阴护朱阁,芳姿夺明霞。颇忆少年日,千金醉繁华。

当时石榴裙,六幅围绛纱。美人隔秋水,相望天一涯。

想像系楚腰,依稀似丹葩。对花谁与论,搔首空叹嗟。

大资孙子大参甥,磊磈胸中万卷横。楼上已堆千古恨,晚潮更作断肠声。

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相宠加 一作: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

沈沈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红帘火影照中流,还闻吹箫楼上头。

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拂吴钩,赋远游。

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月影消沈玉一钩。

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一年春事又阑珊,可惜芳菲愁裹看。
慎勿扫花供喂马,恼人秀色自堪餐。

乱中一任青春去,秪有閒愁作鬓华。日暮风吹古原树,杜鹃啼遍满林花。

草树连云绿间黄,年饥村落自荒凉。晚蝉抱树声声急,野菊迎人细细香。

又识山之势,何为识此山。肖形殊聚米,成象自开颜。

万点峰宜绘,千堆路几弯。眼前寻弃地,画里比斜鬘。

朗朗形如见,层层叠莫攀。将才多妙策,著绩出人寰。

素简久辞夜,清风先戒秋。
稻深群蛤吠,草暗一萤流。
舌在殊无计,心空尚有求。
按图寻分野,楚尾见吾州。
夜阑烧烛对残樽,欲罢犹怜客未醺。
邻舍儿童能解事,琵琶声里惜离群。

抛却微官百自由,应无一事挂心头。销忧更借琴书力,借问先生有底忧。

罗衣脆薄水天凉,小阁寒团一夜霜。曲径竹阴频闪月,疏帘花气暗添香。

倚窗梦短凭秋续,剪烛书慵况夜长。病怯东风了无寐,漫随镫影绕回廊。

数点枝头黏白玉,一年春意动黄钟。
为渠拚受风流罪,只恐风流不到侬。

耕读渔樵事不闲,山云水月趣何悭。于人懒写通名刺,安分何求点铁丹。

麻缕囊箱家蓄积,藤萝篱竹屋遮栏。晨昏不绝茅茨火,烂煮园蔬当饭餐。

昨夜追欢一哄堂,醉归山月已无光。
朝来中酒无人问,卧听春莺不下床。
出头露角,指点方见。
见处不留,分定针线。
下床扭住才拟议,拓开一掌佛法意。
脊背汗流唤得回,白莲共向半天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