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十首 其四

露下秋草衰,蒹葭亦苍苍。森然岩中桂,十里飘天香。

深林静杳冥,无人自芬芳。采掇满禅室,闲中气味长。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君子勿郁郁,听我青蝇歌。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
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叔孙毁仲尼,臧仓掩孟轲。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良玉烧不热,直竹文不颇。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
日往复不见,秋堂暮仍学。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为林未离树,有玉犹在璞。谁把碧梧枝,刻作云门乐。
老子当年起垅间,岂知零落向华颠。
秋风唤起神洲梦,犹忆平生戴与田。
绕郭非无海上山,更收紫翠入禅关。
竺峰飞过传闻后,蓬岛移来想像间。
草树细含生意足,云烟轻带野情还。
主人高卧嵩衡畔,应放幽寻杖履閒。
长雨顽云处处山,浃旬浑不露天悭。
鱼旟未光心如醉,鸿雁关情鬓欲斑。
月体晦明未偶尔,酒肠舒惨亦浑閒。
只将愚虑酬佳赠,未必骚情不破颜。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仲冬十一月,三峨岭头百丈雪。春风二月天,三峨峡中百道泉。

山僧住山不论岁,手爇松枝令江沸。未解泉能雪如白,且夸雪与泉同味。

是雪为泉人尽知,煮泉煮雪从汝为。第探此雪真面目,记取高秋未结时。

水平天爽。有斜阳不了,带烟回荡。越鸥楚雁何娟媚,曳蘋丝来往。

谁家亭馆,向冷翠、多边傍。恁枝枝、叶叶当风,未秋己作秋响。

那识客心摇漾,倚孤篷,萦旧况。问风流揽碧,春瓮银风,啸歌无恙。

扇影漪云衫,香筒露近谁招赏。又无奈、听拍吴歌,眉山凉月初上。

载雨滞春墙,登楼快明瞭。西北稍吞天,一气青浩浩。

连洲芳草暗,拍浪凫雁矫。烟出孤屿明,眦入千帆小。

极目天东南,焦山影孤抱。忆凭观音崖,千里收寸杪。

蜿蜒众峰趋,风烟四天渺。落日镕如金,长波织成缥。

入世此江山,万古夕阳好。蜂房各户牖,云窗乱窈窕。

海西书一龛,定慧竹千筱。玉兰施香严,银杏悦枯槁。

讽佛晓钟清,说鬼夜灯窅。梦中自然庵,再过僧病老。

门外浪翻江,庭内寂无鸟。真我悟蜩空,尘寰观蚁扰。

去住皆定因,喧寂随所造。昔贤整乾坤,家常茶饭了。

凌江有石阑,趺坐忘暮蚤。

鲸波设险古犹今,习俗何尝计浅深。风伯持人惊世路,山黎厌客著官箴。

君臣上下无私意,天地中间有此心。遥想二公皆定力,曾经人海看升沉。

当时六国怯强秦。使群策,日纷纷。谈笑却三军。算自古、谁如此君。一心忠义,满怀冰雪,功就便抽身。富贵若浮云,本是个、江湖散人。
谷口溪声客自伤,那堪呜咽吊残阳。空阶鹤恋丹青影,
秋雨苔封白石床。主祭孤儿初学语,无媒旅榇未还乡。
门人远赴心丧夜,月满千山旧草堂。

隋代山光寺,开皇第几年。沿堤千亩竹,隔岸万家烟。

萤苑悲荒草,雷塘剩墓田。老僧今在否,汲井问甘泉。

雷风有约春虯起,霜露无情紫蕙枯。
地接熊湘尾,天开龙寿山。
精蓝依石峡,远岫点烟鬟。
青草渺茫外,黄陵顾盼间。
攀缘寻古迹,足倦不知还。
浸纬供织作,寒女两髻丫。
缱绻一缕丝,成就百种花。
弄水春笋寒,卷轮蟾影斜。
人閒小阿香,晴空转雷车。

回首青山长薜萝,椿庭日永紫芝歌。却嫌咫尺江郎路,笑杀仙人已烂柯。

晋国燔山求介子,荆人角黍祀灵均。
圣君今旧仍从谏,千古忠贤气亦伸。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
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
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
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

名德倾兰省,高文压艺林。东人瞻北斗,海国式南金。

起草当年事,传经百代心。悬知施化雨,朴棫满江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