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雕章传赠至苏台,盥手焚香日几回。玉札已叨三锡命,瑶华兼枉二南才。
清明花卉迎前发,紫翠湖山满望来。曾是绛纱为弟子,故时经帙许重陪。
碧树拥江扉,朱帘卷翠微。崇朝无客过,傍晚有渔归。
岭耀梅重白,堤萦絮正飞。若留清夜赏,铅粉更光辉。
开樽莫便唱阳关,小住宜偷半日闲。曲港斜阳风雨后,荒庵暮霭有无间。
帆飞远水千层浪,云布长天万里山。画幅不堪盈手赠,自怜何日故乡还。
高阁欲参天,江云万叠连。画栏龙去湿,虚牖鹤归便。
纵目穷千里,开襟隘八埏。广寒宫几许,咫尺见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