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紫霞老子望青霞,喜诵新吟倚鬓华。已遣鸣驺迎道左,那知纫佩尚天涯。
为庄椿寿称觞近,访武夷仙卜日赊。秋夜月明游九曲,棹歌声里赋岩花。
天不借日月,日月终经天。虎不借深山,藜藿生路边。
华亭当巽位,匪北与东南。新月纤悬夕,斜阳暝翳岚。
秋声连地起,云影半空昙。红叶凋园柿,青林秀石楠。
到门无吏迹,杂坐有农谈。茗椀惟孤啜,橙杯不独衔。
芙蓉霜肃肃,杨柳露毵毵。晴雪鸥栖渚,腥风虎卧岩。
耕夫朝就饷,过客暮停骖。孤夐天疑近,清高境不凡。
谷深寒锁翠,溪阔暖浮蓝。养静闲情惬,居安逸兴耽。
康强身懒杖,萧散发慵簪。暑退嫌藤簟,凉生怯葛衫。
好书常在案,雄剑镇藏函。荣任他人取,幽宜我辈探。
溪山聊寄傲,简牍贵研覃。名教真堪乐,禅机弗用参。
虚心千个竹,直节数株杉。永夜长庚对,煌芒不可缄。
辇路琳宫,又猩屏锦幄,争斗妆浓。多情内家罗绮,来绕珍丛。
天上霓裳已换,问沉香、谁被恩醲。伤心旧时话,寂寞连昌,玉树青葱。
翠华停几度,倏珠尘雾卷,长信都空。娇莺雏燕,无数尽泣鹃红。
独擅昭阳第一,倚雕栏、愁对春风。休提梦中事,细仗珠灯,合队花骢。
寿阳楼前淮水碧,寿阳美女如脂白。李郎青鬓照青衫,曾在花前作狂客。
伯劳睡重花枝晚,时许蜻蜓一偷眼。欢娱虽少恨已多,纤手红笺挥翠管。
淮阳归来春已暮,夜夜梦魂淮上去。欲歌旧曲只添愁,画得双蛾不能语。
有客南来从寿春,众人笑问动精神。自从柳别章台后,攀折风光知几人。
已伴春衫辞侧帽,不怕娇啼随意笑。嗟君耿耿独相思,须信多情是年少。
玉芝一夕悴奇芬,悲动儒林远近闻。委畚老妻收旧褐,过庭嗣子集遗文。
东崖花木诗无句,北海樽罍酒不醺。楚些招魂歌未彻,渡头惊起白鸥群。
藏室委蛇咏素丝,春风初动万年枝。如何愁叹无行路,却似袁安卧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