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通判挽诗二首 其二

里社承颜旧,情非数面亲。令名高月旦,和气蔼阳春。

乍阔谈挥麈,俄惊冢卧麟。濡毫记遗事,顾我不如人。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太公辅西伯,严子客东京。独有汾亭者,无人得姓名。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馆甥宫里叹才难,当日同朝听百官。
光武早知尧舜事,只今那得子陵滩。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顾家之妇由来美,玉映清心澹于水。笄年已重士衡诗,闺日难轻道韫比。

忽移琴调是离鸾,从此青灯夜影寒。鬓似严霜缘蜾祝,胆如黄蘖为熊丸。

老不愿中郎荐轩服,亦不愿大官供粱肉。唯将一片立孤心,报取泉台万事足。

荒渚菰蒲带雨,隔河篱落飞烟。淮南渺渺何处,怅望秋鸿去边。

王贡曾稽夏禹篇,汉庭输饷独推贤。遐方已献编民数,大姓应操赋粟权。

千里山河趋魏阙,一帆秋水入吴天。枫墀若听纶音后,归兴西风白雁前。

一经水旱便流离,风景萧条思惨悽。到处唤春空有鸟,连村报晓寂无鸡。

颓垣废井荒芜宅,垢面蓬头瘦损妻。更有社公同寂寞,年来不复享豚蹄。

芦花霜满钓鱼矶,江上征人久未归。天北荒凉人似水,年年惟有雁南飞。

杨柳腰,芙蓉貌。袅娜东风弄春娇,庞儿旖旎心儿俏。挽乌云盘,扫春
山浅淡描,斜簪着金凤翘。 知足
  两鬓秋,今年后。着甚干忙苦追求?人间宠辱还参透。种春风郑子田、牧青
山宁戚牛,倒大来得自由。
蘋洲须觉池沼俗,苎布直胜罗纨轻。清风楼下草初出,
明月峡中茶始生。吴兴三绝不可舍,劝子强为吴会行。
念花边玉漏,帐里鸾笙,曾款良宵。镂鸭吹香雾,更轻风动竹,韵响潇潇。画檐皓月初挂,帘幕縠纹摇。记罢曲更衣,挑灯细语,酒晕全消。
迢迢。旧时路,纵下马铜驼,谁听扬镳。奈可怜庭院,又徘徊虚过,清梦难招。断魂暗想幽会,回首渺星桥。试仿佛仙源,重寻当日千树桃。

神工剪水寒凝指,南浦颓云吹不起。王郎气酣走马去,三尺龙泉拂流水。

玉壶愁破酒如兵,鹅管呜呜咽不鸣。幽红啼露香凝幕,蜀锦缝衣寄君着。

象床醉卧紫氍毹,凤简封题草字书。北树南云一千里,愿携径尺托双鱼。

浮邱挹袖敞高台,秋杪登临共举杯。清籁似聆笙韵杳,白云如伴鹤飞回。

仙翁已去留丹井,词客迟归步紫苔。秋色娱人多逸兴,尊前诗景不须催。

道我狂时不是狂,今朝收拾臭皮囊。雪中明月团团冷,火里莲花瓣瓣香。

好向棒头寻出路,即从业海驾归航。满炉榾柮都煨烬,十字街头作道场。

鼎器无近成,母老弟软弱。相忘在狐熊,所到良已薄。

出门竞风领,牵车意转索。明知刚胜欲,守勇事俯啄。

涧水新烟碧,春山小雨青。淡霞红里片帆行。可惜好峰看尽、不知名。

天气蘼芜老,风丝荇叶晴。金沙玉砾夕阳明。那得一生长此、伴啼莺。

谨独功深切,防微意最玄。争交真在此,要不愧皇天。

三应三呼亘古今,遁庵无此老婆心。痛拳热喝出门去,一听渠侬怨恨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