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袢暑,天上绝清凉。
春日照城隅,罗敷陌上趋。自能停五马,不是使君愚。
万里归心促晓鸡,满岩寒月正街西。道人久谢天台梦,也学刘郎一度迷。
尽日山行不厌迟,肩舆随处爱秋溪。路回忽见江头县,风景清幽兴不迷。
太乙真人坐莲叶,大宛使者泛灵槎。偶向天河一相见,直到牵牛织女家。
日涉征涂信马前,鸿飞时节几怀贤。青山渐向故园近,皓月更临归驿圆。
四乘光荣惭太子,一箪穷陋本颜渊。江皋上客红莲幕,犹荷明恩未弃捐。
湖水连江绿,扁舟载梦归。病消杯在手,寒尽树更衣。
樵牧各余契,弟昆惟汝违。松花开落处,应有彩云飞。
风吹茆茨屋脊漏,雨打阇黎眼睛湿。凭么分明却不知,却来这里低头立。
月影穿窗散玉钱。被人错唤作团圞。十三圆月几曾圆。
梦渴频催煎凤饼,思慵浑懒拨鹍弦。木犀香得病情添。
三载桥门丽泽深,写诗聊记别来心。半江自剪吴淞水,百里休惭枳棘林。
客散邮亭青嶂晚,鸟啼公馆绿槐阴。催科毕后无馀事,长日须弹子贱琴。
瑶簪堕也,谁知此恨,只在今生。怕说香心易折,又争堪、烬落残灯。忆兼旬、病枕惯懵腾。看宵来、一样恹恹睡,尚猜他、梦去还醒。泪急翻嫌错莫,魂销直恐分明。
回首并禽栖处,书帏镜槛,怜我怜卿。暂别常忧道远,况凄然、泉路深扃。有银笺、愁写瘗花铭。漫商量、身在情长在,纵无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虚窗递入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