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小诗落纸粲春葩,传遍侯家与主家。未怪东来将只影,十年囊笔饭京华。
湖上名园属内家,湖边有客误乘槎。风餐历历秦宫树,雨立亭亭汉节花。
乐事坐来历晷刻,题名帖后带烟霞。春衫湿却它年话,合有新诗记物华。
台南南去蔗园青,此路平生尚未经。聊把新诗记鸿爪,不关水秀与山明。
擪笛何人对月明,东风吹起旧心情。当年按曲思乡井,此日闻声忆友生。
梅正开时诗共咏,柳经折后岁频更。欲从梦里寻南国,调急音凄梦不成。
涓涓流水两三湾,风竹铿铮杳霭间。閒坐笋舆烟外去,不知身世在南蛮。
杨花榆荚搅晴空,上界春归下界同。蜂蝶纷纷竟何在?独留杜宇怨残红。
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
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世路崎岖造物偏,不平曾有憾于天。而今一色都无异,尽把人间缺陷填。
左氏文章日月光,经天纬地只尊王。以天自处何人论,萤火几能蔽太阳。
斑竹晚沈沈,维舟惜滞淫。潮来全楚白,云上半江阴。
远渚鸟双下,空山猿一吟。故乡千万转,今夜洞庭心。
按部溪山接海涛,连天风雨泊轻舠。沧溟未必全胜我,潮落潮生亦自劳。
五霸之时冽似冬,杏坛松柏转茙蓊。于今留得青青在,万象回春领圣功。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