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昨夜山头月,照我杯潋滟。今朝云外山,寸碧若新染。

人境两清绝,座客只君欠。俗子百无用,胜士一可念。

君如苕溪女,不妆有幽艳。又如白堕醪,虽久味愈酽。

雄文山有云,高论圭无玷。胸怀极坦夷,了不限城堑。

胡不侍明光,峨冠佩长剑。宁甘广文冷,青灯对铅椠。

何当襆被归,莫待孟光窆。放杖先生席,罢趋邦君坫。

晚行蝉噪山,晓起鸡号店。到家先过我,信若符节验。

门前马未嘶,屋上乌可占。呼儿拂几席,唤妇熨襦襜。

欲具韩子餐,恐乏鱼菜赡。但当蒸瓠壶,莫笑卢公俭。

老气得酒豪,灰寒尚复焰。虚心叩至道,膏肓待君砭。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
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
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好春。
但见清吟度白日,不知佳政最宜民。

庭户晓萧骚,寒声起疏苇。凄然惊客梦,秋色浩如水。

南方苦炎热,羁旅困泥滓。及兹风露凉,又复悲宋子。

散策东篱下,佳菊有新蕊。美人渺何在,明月共千里。

缁尘敝紫貂,锦字寄黄耳。欲赋秋风辞,烟云愁落纸。

暮色分平野。傍苇岸、征帆卸。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渐别离气味难禁也。更物象、供潇洒。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湘帘外,池水侧。双燕风前归急。移玉簟,弄双纨。黄梅雨正翻。

薰风起,芙蓉乱。叶底鸳鸯寻伴。一队队,一双双。联翩宿野塘。

红到山榴恨事多。断无消息奈愁何。尊前唱彻懊侬歌。

猧子局翻悲短劫,鲛人泪织委空波。钿盟禁得几蹉跎。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冰肌玉骨江上村,暗香馥馥引吟魂。却怪寒乡风信晚,二月如伴参横昏。

清姿皎皎雪辉壁,素质亭亭月满园。但欲尘埃难比并,那知冷冽非春温。

等闲桃李作妖艳,游蜂舞蝶弄朝暾。崇晨不语工摇曳,何异息女愁荆门。

羡尔孤䡮真绝世,师雄毕竟是浮言。岂有天上玉妃子,肯泛人间潋滟尊。

豪门积黄金,欲以求士死。君看士有心,岂在饰珠履。

慷慨夷门翁,死生一言耳。

醉骨烟云艇慢开,半竿风雨上渔台。
无人知是寒山子,明月玉箫呼未回。

琼林浮翠淡朦膧,遥望珠光隐见中。一夜东风吹不散,晓看浑似碧纱笼。

银篆双钩,铜华十湅,秋眸凝注澄鲜。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

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展冰奁。翠沁苔斑,粉拭香绵。

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

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倚吟边。自拨张炉,细写谈笺。

一纟两芒鞋四海忙,何如回首觅灵光。
为言鹿苑无生诀,即是龙宫不死方。
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玄鸟辞故垒,蟋蟀入墙屋。

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

敢恨时物迁,只叹流景速。独羡清泉师,悠然在空谷。

鸡鸣天未曙,披衣候清旭。

石室天坛封禅了。青鸟含书,细报长生道。宝鼎光沉仙掌倒。

茂陵斜日空秋草。

百岁真同昏与晓。羽化何人,一见蓬莱岛。海上安期今亦老。

从教吃尽如瓜枣。

江上客不发,迟君七日思。愁中况有别,春后欲无诗。

水鸟归前渡,渔烟带废祠。寄怀官阁伴,正及咏潮时。

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谁家暗起寒山烧,
因此明中得见山。山头山下须臾满,历险缘深无暂断。
焦声散著群树鸣,炎气傍林一川暖。是时西北多海风,
吹上连天光更雄。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谿中。划为飞电来照物,
乍作流星并上空。西山无草光已灭,东顶荧荧犹未绝。
沸汤空谷数道水,融盖阴崖几年雪。两京贫病若为居,
四壁皆成凿照馀。未得贵游同秉烛,唯将半影借披书。
城南措大骑驴子,市北郎君跨马儿。
各各四蹄俱著地,三春同到月明池。
旭日散晴晖,西山雪意微。
茶初烹石鼎,客已到柴扉。
啅雀檐前下,轻云谷口归。
村醪闻已熟,莫惜典寒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