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浮翠淡朦膧,遥望珠光隐见中。一夜东风吹不散,晓看浑似碧纱笼。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歌版当年出绛纱,绿腰红袖尽铅华。只今便面春风在,曾向章台拂柳花。
那知重到旧溪边,两月青灯听雨眠。闲引瘦筇行落叶,复寻清磬度疏烟。
宦游南北梦千里,人世短长痴百年。安得随君飞鸟去,盘陀相对共安禅。
家本楼烦俗,召募羽林儿。怖羌角牴戏,习战昆明池。
弓韬不复挽,剑衣恒露铍。一辞豹尾内,长别属车垂。
白马今虽发,黄河未结澌。寄言闺中妇,逢春心勿移。
芣苢新生盖地面,辛夷高开满上头。生憎雨恶兼风恶,转益朝愁复暮愁。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濛濛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一片沙昏数尺墙,断埤烟景亦苍苍。怪来战马防秋地,说是书生送老乡。
五十三亭燕树隔,六千余里楚天长。劳肩息后寻诗料,雁月笳风拾满囊。
新辟茅斋招塾宾,欲教尔辈作儒珍。耳闻诵读心忘老,钱买诗书食任贫。
自谓已非前日子,谁知还是旧年人。身居几案心鸿鹄,空使而翁属望频。
东聘联唇齿,南征固腹心。已成吞魏势,讵料大星沈。
同宗入洛称三俊,累世留吴尚几家?谷水千秋书有种,昆山一片玉无瑕。
内台一笑金钗笋,羽灶当携石鼎茶。见说草堂开绿野,何人分我白鸥沙。
携琴藉山阿,弹罢复扬歌。夜深仍静坐,此地月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