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龙谣

紫阙苕峣,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

瑶阶迥。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从宸游,前后争趋,向金銮殿。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猜你喜欢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
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鬴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行藏异危逊,览古得良箴。
吾游几入越,独欠隮崯岑。
晋士岂清谈,底柱几江浔。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石蕴玙璠,山得其来之泽。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玄黄何烟煴,尘埃间白云。含此苕华姿,独行无与群。

天鉴讵孔明,玉石郁未分。兔丝织为衣,燕麦持为飧。

冻馁不能语,为节何艰辛。驽马食龙刍,一日成骐驎。

曜灵不弃予,屋漏垂阳荐。

鸡冠浑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犹带满头霜。

班彪《王命论》犹新,又过今年甲子春。日者桥边休纵语,命中终恐是遗民。

天雨洞庭霜,寒驱解力忙。
全然空俗味,只是作诗香。
酒已方才熟,橙犹未肯黄。
让渠茶灶火,禾月煮沧浪。
禽殚繁弱弃,免尽韩卢烹。
英雄起乘时,时徂力难争。
精魂闭尽穴,壮骨扬飞尘。
凄凉千载下,闻风凛如生。
嬴秦失其鹿,图王各峥嵘。
斯人顾眄间,汉楚分重轻。
臣虽替末路,君亦寒初盟。
岂不念畴昔,百战同艰辛。
谁云汉网疏,豪俊屡拂索。
高蹈欣系解,括囊闻饮醇。

冷云堆里散人家,鹿帻羊裘不衣麻。门外树身无岁月,山中人语带烟霞。

云侵坏衲长生菌,风断游丝半度花。采蕺林深人不见,连筒引水自煎茶。

剑州之柏奇在多,百里塞尽涧与阿。剑州之柏多愈奇,千谲万幻无端倪。

质如坚金色如石,老气九州无与敌。横枝突怒穿别岭,危根虚无挂绝壁。

半枯半生熊绝殊,欲仆欲起势尤激。怒芽泼黛媚魑魍,空腔出火下霹雳。

峰颠一株气象尊,山中万木皆儿孙。顽阴不受日月照,一碧倒卷天光吞。

翠云抟结天上廊,每来见此喜欲狂。朝潮夕汐弄奇响,上天下地流空香。

只愁山尽树亦尽,不因路险嫌山长。拙吟体物苦难消,写示旁人供一笑。

须知物类何重轻,端赖风徽足凭吊。仙踪尚有留侯山,神物终怀孔明庙。

恍然如见,旧日书堂旧人面。倾倒词源,春日迟迟近午天。

陈篇重把,论说庄周何勇也。却胜庄周,蝶梦频翻过几洲。

蚤向丘园事晦藏,一生佳誉比琳琅。鹿门旧业庞公训,韦曲春风杜老庄。

竹野玉沈清节在,松阡云冷翠华芳。年来跨灶传家好,赖有丹山孤凤凰。

尖翅名呼是土蜂,紫黄色者实难逢。
这般色样如君得,不比常虫是毒虫。

小山寻杖屦,璧水叹荆榛。结屋依泉石,弹冠谢俗尘。

伤心天宝事,散发义熙民。芝岭甘幽旷,桃源慕隐沦。

田园谋老计,花竹结芳邻。孔孟惟忧道,夷齐不患贫。

无官劳远梦,有地著閒身。来往唐冠带,留题汉缙绅。

知君易尚在,吾亦守吾真。

山行风暖落花轻,雨过田间野水鸣。自笑微官如布谷,年年三月劝春耕。

天地无情万态殊,岂真金石可为躯。鹃声悽恻三更梦,龙种伶仃六尺孤。

北阙烟云过眼急,西陵风雨此心俱。悔迟五载攀髯去,仙路何由问鼎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