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锄菜忘金志亦雄,眼高四海却如空。当时不识公孙度,必托中山大耳公。
影即当身幻,身仍幻影成。舒真非别果,觉妄是前程。
虫鼠俄肝臂,龙雷忽见声。此中同异灭,随地了无生。
学后方知不足,看来一往无穷。古今上下如许,豪圣英贤亦同。
一夜风雪寒,扁舟独乘兴。未见同心人,前溪兴应尽。
地僻经过少,山空草木深。展书时一读,乘兴复登临。
红绿暂时景,高卑万古心。此中真意思,莫遣更浮沉。
今夕乃何夕,复与子同携。舟楫更相将,灯烛仍交辉。
念彼旧游地,一落多路岐。欲恸杨朱仍,泪下不可挥。
举首望黄云,太山久已颓。哲人不可作,与子其从谁。
半生长是白云间。猿鸟渔樵共往还。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世上何人似我闲。
幽居萧散绝喧哗,恰似柴桑处士家。门径莓苔无俗客,池塘鼓吹有鸣蛙。
冬青万树凝新蜡,春菜几畦开杂花。但得眼前风物好,尽将诗酒作生涯。
海中岛,各一方。耳无帝,目无王。古若兹,况汉唐。
胜国末,郑寇强。踞其壤,恣跳梁。乘潮汐,驾帆樯。
肆扰掠,毒闽疆。皇赫怒,整斧斨。命楼船,下扶桑。寇日蹙,乃求降。
陬兼澨,梯且航。置郡县,破天荒。贡皮币,赋蔗糖。
销兵气,日月光。
纸窗矮屋似僧龛,春去春来总不堪。忽见桃花红映面,一时回首望江南。
客里逢佳节,登高集野亭。帽欹须用□,杯倒不教停。
细雨滋黄菊,孤云掩翠屏。此回开口笑,何日又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