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连环影·何处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是什么时候,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

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注释

玉连环影:词牌名,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

何处:何时。古诗文中表示询问时间的用语。

檐(yán)花:屋檐之下的鲜花。

屏山: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而得名。

阑干:同“栏干”。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写情之作.细腻动人。前半首写室外勾画了一幅凄清的场景。后半首转入室内,掩紧屏风熏炉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烬,不见一丝温暖。这一切,无不透着凄冷之意。而看花之人此时无言胜有言,是对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叹息,是对自身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

  这首小词结构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地描摹出了一幅画面。先写室外,再写室内,最后点到愁怨之人。本篇虽短小精悍,但却层层深入,极见情味。纳兰长于小令,由此篇亦可见一斑。一开始便发问:何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把屋檐下的花儿都淋湿了。那个惜花之人默默地看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

  此词或可视为纳兰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婉曲表达,从中可见词人内心的悲凉

创作背景

  纳兰与妻子卢氏恩爱情深,可惜天妒红颜,卢氏双十年华便香消玉殒。此作想必是纳兰描摹回忆之作,写女子其实也是自况其身,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考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闭门不出自焚香,拥褐看山岁月长。雨后绿苔生石井,
秋来黄叶遍绳床。身闲何处无真性,年老曾言隐故乡。
更说本师同学在,几时携手见衡阳。
破晓初惊失旧山,瑶台化出坐中寒。
江心冻合愁蛟蜃,匣里冰生吼镆千。
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
凤池不比梁园客,咳唾珠玑落玉盘。

亦识韶华不肯留,时危那更事嬉游。羁怀不办愁花雨,空廪惟知望麦秋。

顾我端忧宜燥吻,如公无事合扶头。曲生漫助齐眉饷,清洗钱塘两玉舟。

忘怀物外且如愚,何事劳精据槁梧。
以马喻马即非马,数舆无舆方得舆。
莫执斧斤过栎社,懒施几席向蘧庐。
好归玉秀峰前座,闲看晴云自卷舒。
赤蛟卧浅水,头角不可藏。
天公果见之,叱起南山傍。
吴侯蓄奇才,投刃谁能当。
百吏起群鸦,簿领埋屋梁。
据案即时决,眸子愈精光。
不试巨鳌足,包裹百炼钢。
起何若漫浪,华省亦为郎。
日署百十字,支颐对修篁。
酒醒晚意闷,睡美春味长。
閒甚却索寞,相遇必壶觞。
平子亦疏放,尔我两相忘。
昨日凤凰下,诏书五色行。
特赐黄金鱼,付以十州强。
江山亦畏威,指顾随低昂。
乃知飞龙厩,放出真乘黄。
一秣一万里,争路看腾骧。
此行况秋色,碧江襟袖凉。
啄黍黄雀肥,鲥鱼起截肪。
愿加数匕饭,以慰长相望。
新阳来复未十日,窗外梅花已狼藉。
晴光烘过冰雪融,微风不动暗香密。
争呼清樽相尉藉,无数落英坠巾帙。
儿童但喜花开早,太早翻令我心栗。
今年寒色苦未老,户穴不固泄万蛰。
造化不翕何以张,不然生道几於息。
明言岁事未足言,深忧南气日驰北。
谁道东君庾岭来,煮酒银瓶荐嘉实。

荻芽初出麦茎寒,中有江桃作意丹。开落年年天不管,夕阳洲上独来看。

落日芳村无犬声,风沙两岸断人行。须为系䌫空林下,坐看前溪春水生。

斜红不暖凝酥面,春来未许春莺见。小凭侍儿肩,花寒人可怜。

无言空拥袖,兰气熏花透。髻压一枝斜,前身萼绿华。

生平苦爱竹,义若君子交。兹轩忽见之,俄顷漆在胶。

振衣步其下,周览增郁陶。恶木一何多,蔓草一何饶。

翳此破苔笋,挠彼凌云梢。命仆恣剪伐,得辞斤斧劳。

除恶贵绝本,蕴崇及沟壕。荒秽既了了,凉风亦萧萧。

修茎遂生植,嘉荫惬游遨。作诗纪颠末,庶为同心谣。

痴云挟雨雨不晴,门外野田春水生。
登临一望莽然平,沧波十里舟可行。
农人枵腹一弗醒,今朝喜见天日明。
前村相去几牛鸣,试问谁家廪粟倾。

陈生屡屡求予言,欲言未言意先传。始知无言是至教,四时百物无非天。

华岳秋高不受寒,虎头粉墨意萧閒。赤城别有思仙梦,长在明星玉女间。

听尽西窗风雨。又听东邻砧杵。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何处。何处。一树乱鸦啼暮。

喜尔游庠为尔忧,几番凭日费心筹。三军重敌着孤剑,万里惊涛藉短舟。

战罢太平方是福,渡时安稳未为休。泮池一窍通蟾窟,折桂还须到上头。

万进风烟倚瘦藜,湘南曾自一登陴。
云崖知在宜山麓,水月传夸古洞奇。
四字丹书无梦见,千峰苍玉有谁诗。
门前系马松阴下,鸦背斜阳影屡移。

玉仙曾此驻云车,日薄窗纱映雪肤。七字天书人不辨,定知玄女手中符。

皭火有灵悲换劫,帝江无语割穷奇。我生犹及无宣末,老死何知魏晋时。

大有江王梦来笔,不闻幽蓟钝如锤。中书麻诏中途馌,记室骑兵此未宜。

世尊拈花,迦叶微花。
天际二轮,更相互照。
若能截断老瞿昙,闭目黄河只一跳。

行行重行行,康庄驰骊黄。今年棘丛阴,昔年柏府霜。

运此柏霜心,棘丛春泽深。行逢问南畿,毋诵民劳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