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罨画西湖面目非,峰峦侧堕水争飞。云庄历乱荷花尽,月地倾颓桂子稀。
莺断曲裳思旧树,鹤髡丹顶悔初衣。今愁古恨谁消得,只合腾腾放棹归。
生离已吞声,死别长恻恻。寒宵卧空床,悼亡长太息。
忆昔我岳翁,举家之燕北。因怜道路长,纤弱难远适。
挈送入我门,母女泪涟淢。其时年十五,钗裙无华饰。
十六余远行,代我供子职。尽孝事重闱,承欢多顺色。
三载余归来,下机喜停织。十九始成婚,阃仪殊谨饬。
亲戚同里闾,齐声称妇德。病忽入膏肓,参苓医不得。
零落归山邱,长隔如异域。魂梦空相亲,音容忍回忆。
一灯雨夜寒,凄绝空房黑。
兜率天宫内院开,锦衣弥勒笑盈腮。因缘未了儿孙债,此是重来第几回?
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
梁溪饥,食不能二釜。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发仓庾。
老者壮者幼者各以序。
有不能食君心愁。食或不给又以为忧。为糜粥饱女,无使绝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罗酒肉。啖者嬉,剜者哭。使君独是荒年谷。
儿啼甘含饴,母心苦持荼。九重来诏书。锡以绯鱼煌煌绶拖朱。
君之来,自玉堂。枳棘栖鸾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颂使君清。清者持廉名。
呜呼使君何其仁。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