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那风魔。援池河。只是窝蜂与靥螺。笑伊知甚么。
三棒鼓。一声锣。贼比官人争几多。池河还在么。
名园幽寂宜春画。相携几度衔杯酒。四顾绿阴浓。可人满座中。
兰亭非昔比。复社差可拟。吟兴尽阑珊。斯盟何可寒。
忆别春容巳十年,回文锦就倩谁传。都将一掬伤心泪,洒向蛮溪数幅笺。
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将军天上落,童子弃繻来。
挥汗成云雨,车马飏尘埃。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
涧草沾泥涩,频疑过尘群。中峰时一雨,初地更层云。
磴仄藤根护,崖开树影分。香台行渐近,疏磬隔林闻。
不共东篱载酒欢,白头终古寄江干。鸥盟浅渚秋波淡,雁落沧洲夜色寒。
寞寞轻烟馀剑气,茫茫飞絮扑渔竿。琵琶亭外横舟处,有客低吟独倚栏。
镫火湖干别有天,风声鹤唳总茫然。国殇顷刻犹交臂,襁负何人敢息肩。
每到穷途思致命,绝无长策且愁眠。欢呼忽听来飞将,一战功成万口传。
白云时映旧山青,竹锁薄烟露几茎。
虚室夜寒秋月迥,雁回遥听可三更。
苍松郁郁石嵯峨,上下因依有女萝。虎魄凝流千岁少,羊群分跪一拳多。
所须为地期相向,遂以名轩示不磨。宾客定如东阁盛,或来醉卧或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