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中夜泊

暗上江堤还独立,水风霜气夜棱棱。

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晚来停舟,独立在岸边,深秋的江面,江风霜气寒意袭人。

回望停船处,夜色中唯见船里透出的一点灯火。

注释

浦:水边。

棱(léng)棱:严寒的样子。

芦荻(dí)花:生长于低洼阴湿处或浅水中,秋季开白花。

赏析

  这首小诗首句写人,次句写景,结尾两句写回头去看浦中小舟。诗人夜泊江中,信步江堤,霜冷风凄,黑夜漆漆、只有泊舟处一点孤灯,透一点光亮,送一丝温暖。此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尤其后两句,似乎从旁人的眼中看自己的船,更增添冷峻感觉。全诗景象平易,自然天成,但在布局上又颇见匠心。诗写夜泊之景,不从夜泊之地写,而是选择了堤上回看的视角,使四句小诗显得极为婉曲。

  一二句即紧扣题目,为下句铺垫,也为全诗伏笔。前两句描写诗人步出船舱,走上江堤,顿感江风寒冷刺骨,霜气凛冽袭人,并缀一叠词“棱棱”,不仅摹绘出江边秋夜的寒意,同时活画出诗人在江堤寒风中凄冷的情态。

  三四句写诗人伫立寒风中的江堤上,“回看”“夜泊”处的情景。“回看”二字绝妙,且含蕴丰富,既有站立江堤寒风中对舱内温暖的眷恋,又有一片漆黑夜色中欲有所发现的意愿。结句“芦荻花中一点灯”,在景致变化中使诗人心情为之一振,由“水风霜气”一抑中,情调为之一扬。“芦荻花”照应第二句“水风霜气”。诗人回看“深浦停舟处”,为浓厚夜幕所笼罩,为茂密芦荻所遮蔽,漆黑模糊夜色深沉,那既不显眼又不足道的“一点灯”,俨然“黑暗王国中一线光明,诗人心目中一丝暖意”。“灯”前置以“一点”,正面写灯,侧面烘托,使夜色更浓更广,使深沉的夜色具有了视觉形象,是以明写暗艺术手法的巧妙使用,因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全诗二十八字,所烘托的景象,形象贴切地衬托出“浦中夜泊”的情景。景象平易,但却自然天成;布局巧妙,又独具匠心。写夜泊,选择了江堤上回看的独特视点,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没有月色、连视觉也失去作用的秋夜。之所以说“独特”,是由于全诗视角不凡、立意不俗、选材别致、烘托深广,由第二句的感觉,到三、四句转向视觉。尤其是写与“夜”与“月”有关的诗,白居易作品中举不胜举,除了著名的《琵琶行》《燕子楼》之外,还有《村夜》《江夜舟行》《襄阳舟夜》《舟夜赠内》《雨夜忆元九》《曲江夜归闻元八见访》等等,一般写夜景离不开月色的烘托,有月才具备韵味,有月才景色绚丽,有月才使人留连,而《浦中夜泊》,没有月色,避开白描,用侧面烘托的独特视角,生动地写出了“浦中夜泊”的别致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白居易因上书请求缉拿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豪世要,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人于元和十年八月被赶出京都,九月抵达襄阳,之后浮汉水,长江,东达九江,在寂寞的长安至江州贬谪途中,写了许多小诗,如《舟中读元九诗》《江夜舟行》《江上吟元八绝句》《舟夜赠内》等。这首诗也是其中一首。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晓日开阊阖,春风满未央。
水摇天仗影,花杂御衣香。
覆槛红梢接,连钩紫鬣长。
千钟浮帝酒,五色染天章。
邹马摛嘉颂,夔龙拜寿觞。
金舆归晚处,正在五云旁。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皇下,琴心谁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终,不受世訾氛。
清晖缅难竟,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近讯中原使,兼登万里楼。朝廷仍北极,行在且南州。

峡断风云隔,江通日月流。如闻乘八骏,早晚向昆丘。

夕阳旧苑,又过客、曼歌离黍。想云近仙居,香昏龙气,空锁千门榜署。

漫说长安,堪西笑尽,梦逐京尘飞去。嗟殿柳、燕归宫槐,蝉断暗闻铃语。

前度。画轮移雉,玉阶班鹭。看地转天回,终南古黛,不减西山翠妩。

汉月悬秋,秦云媚晚,销得楚狂题句。但暗忆、彩笔曾干,气象白头非故。

迂倪戏于画,简到更清臞。名家百馀祀,所惜继者无。

况有冲淡篇,数语弁小图。吴人助清玩,重价争沽诸。

后虽有学人,纷纷随繁芜。崔子彊我能,依样求胡卢。

墨涩不成运,林惭涧与俱。何敢希典刑,虎贲实区区。

丑恶正欲裂,捲去不须臾。今夕秋烛下,载见眼模糊。

妄意加润色,泥涂还附涂。崔子岂不鉴,爱及屋上乌。

入山寒拾真伴侣,蹑踵云间复相聚。我视女疾讨灵药,翁就子养栖岩堵。

万峰晴雪光眩乱,风帽篮舆闻打户。问知有瘳一开颜,盎然春气回吾所。

造化控抟岂穷极,颠倒殃祥递戚舞。一身煎熬不自克,乾坤疮痍谁为主。

大哉死息吾未竟,剩补讴吟偿肺腑。吐嘘冤氛满岩谷,浪使山灵惊苦语。

濡愁吮墨遗作图,防损匡君貌奇古。

青青园中树,郁郁墙根草。灼灼篱间花,霜前并妍好。

我行忽抱病,两月迹如扫。今日前庭除,树衰草亦稿。

篱菊云耐寒,亦复不自保。嗟嗟物皆然,人生得无老。

人似已圆孤月。心似丁香百结。不见谪仙人,孤负梅花时节。愁绝。愁绝。江上落英如雪。

青槐夹驰道,御水映铜沟。远望凌霄阙,遥看井干楼。

黄金弹侠少,朱轮盛彻侯。桃花杂渡马,纷披聚陌头。

参翰长洲苑,侍讲肃成门。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

实录资平允,传芳导后昆。

黄叶空阶晓,清斋白发人。于于风力紧,滴滴雨声频。

妻子千山远,诗书一饭身。人间有知己,重老未相亲。

长幼鱼鱼鼓枻来,正愁春尽拟登台。尧夫玩易图南睡,说梦逢痴亦怪哉。

我思君兮河之壖。我为河中之泉,君为河中之青天。
天青青,泉泠泠。泉含青天天隔泉,我思君兮心亦然。
心亦然,此心复在天之侧。我心为风兮淅淅,
君身为云兮幂幂。此风引此云兮云不来,
此风此云兮何悠哉,与我身心双裴回。

行营写竹万全西,翠影翛翛望欲迷。客至只疑临嶰谷,兴来浑忆钓璜溪。

虚心寒历风霜劲,密叶春承雨露低。自是郎官堪比德,新诗吟罢为君题。

绮阁初开面面屏,疏梧修竹绕檐扃。石纹衣露重添皱,山色逢秋一样青。

奇字翻从载酒识,高歌偏得倚云听。却疑楼上临风处,两水双桥接杳冥。

万里舟车要觅诗,衰年忍负始来时。未成班氏两京赋,仅见韩山一片碑。

归信正须传雁帛,秋风不为忆莼丝。今朝再渡桑乾水,月朗风清谁系思。

乾坤生意正当时,处处风光草木私。遮莫逢迎如献笑,人情物意恰相宜。

山川玉洁映朝晖,人世鸿濛果是非。只许诗家占清景,渔蓑偷载一船归。

晓起石桥望,空怜物色新。鸟声先客梦,云气湿轻尘。

岁月同谁老,江山此日春。茫茫荒陇上,寒尽几归人。

遥指江城路,乡关物候新。桃花千尺浪,杨柳万家春。

湖海嗟行客,诗书励此身。伯兮同击楫,莫漫怅风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