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王昭仪韵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

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宋理宗与谢后整日欢娱,宴会通宵达旦,尽情享乐,人们沉漫在欢乐之中,不觉晨曦已照宫楼。鸾阁外、花丛中文武百官肃立庆贺,龙楼旁、宝鼎中香烟缭绕。元兵南下,一切豪华顿时烟消云散。

人走之后,家书已绝。断肠之时,无人诉说。哪能承受杜鹃啼血,遍地哀鸣。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有谁知,北方的边鄙之处,有伊人在哭泣,菱花形的铜镜一碎为二。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王昭仪:即王清惠。作者被元得之前,曾在官廷作琴侍,与王清惠关系甚密。

天上人家:指皇官。

王母:指谢后。

漏:滴漏,古代一种滴水计时工具。

阙:官门两边供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

杜宇:古代蜀国望帝的姓名,相传他死后灵魂化做杜鹏鸟,鸣声凄切,古人又以为,此鸟啼声不断,出血乃止。

海上:指北方边鄙之处。

赏析

  该词上片追述昔日官中的繁华生活,下片设想王昭仪的处境和心曲,代她一诉衷肠。全词多次使用典故,描述了家国破碎的凄惨,将词人内心的哀愁表达地淋漓尽致。

  上片主要以追述昔日宫中的繁华生活为主,和王词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忆内容不一。王词中回忆得充之经历,而汪词中多回忆宴会。“天上”三句,借西王母瑶池蟠桃大会的盛况,比喻谢后欢宴的乐。“被午夜”两句,宴会气热烈,通宵达旦,一夜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花覆”二句看出场面的豪华。阁外,龙楼房,花团锦簇,香烟绕。帝王将相,气派十足。

  “恨黑风”两句,战争的血雨风急降临,豪华顿失。汪词取意于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汪词改用“黑风吹雨”的意象,表达十分含蓄。

  “人去后”四个三字句,节奏急促,如音节中的快拍,刻画出王清惠北上后的心境:家书断绝,肝肠寸断,无人可诉。这主要写乡愁。“心难说”是翻录王词原作“千古恨,凭谁说”句,讲家愁国恨。时值苍生涂炭,江山疮痍,形势危艰,令人柔肠寸断,加深了“难说”的深度。“杜鹃啼血”常作为国亡家破痛烈心情的象征。“事去”一联,不仅对偶精工,而且内容深广。

  “东汴水”句指金灭北宋,“西湖月”句指元灭南宋,十四个字将南北宋亡国历史概括无遗。“西湖月”对应“人去后”其中蕴藏浓浓乡愁。汪元量在北地曾有《向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长诗:“月亦伤心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词结尾“有谁知”三句,“有谁知”意为此词无他人知,只有己知。“泣”字和王清惠原词中的“泪沾襟血”遥遥相对。汪词引用此典,以镜破喻亲人离散,兼喻国家山河破碎。

  汪元量这首和词挥酒自如,用语贴切。和王清惠原作相比,意思相近而不雷同,押其韵而不拘常,丝毫不见丝毫的窘迫和束缚。词中既有对王词的唱和,又倾诉出知己之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词中。

创作背景

  王昭仪即王清惠,和汪元量惺惺相惜,关系甚密。汪元量以琴侍于宫廷。至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二人同随三宫被俘至元大都。王在途中曾作《满江红·太液芙蓉》,传诵一时。汪元量在抵燕之后,也作了这首和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猜你喜欢
往事悠悠添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岁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穠。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此身已落千山外,旧事回思一梦中。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

长板桥头碧浪柔。几年江表梦,恰同游。双兰又放小帘钩。

流莺熟,嗔唤一低头。

花落兰庭秋。蒋陵烟树下,有人愁。玉箫凭倚剩风流。

乌衣燕,飞入旧红楼。

易水悲歌地,如何与尔违。天寒孤雁度,江远一船归。

餐菊逢醪美,羹莼问蟹肥。朱云犹未出,遥忆薜萝衣。

秋风团扇情,夜雨长门意。高鸟既已逝,前鱼自当弃。

贱妾白头吟,知君怀异心。祗知茂陵女,不忆临邛琴。

落日青山外,浮云沧海边。江山皆胜迹,楼阁自人天。

碧草生公塔,丹厓陆羽泉。平生独往志,欲老翠微巅。

满院朱藤。一庭垂柳,同做花秾。小设方床,略安横几,前后东风。

摊书闲对珠丛。看坠荚、时时点红。乍换青编,又疑粉指,印满行中。

烹茶热旨酒,坐石得嘉宾。好鸟时鸣昼,幽花不放春。

山遗今古事,诗著往来人。楚地龚夫子,诸生数问津。

昔涉玄真道,腾步登太霞。负笈造天关,借问太上家。

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渌景清飙起,云盖映朱葩。

兰宫敞琳阙,碧空起璚沙。丹台结空构,炜炜生光华。

飞凤踶甍峙,烛龙倚委蛇。玉胎来绛芝,九色纷相挐。

挹景练仙骸,万劫方童牙。谁言寿有终,扶桑不为查。

敝周僿于文,老子谈大道。仁义已末流,体法固行潦。

虚无抱玄珠,清净为至宝。掊斗息群竞,死圣止大盗。

谓可愚斯民,狂澜复既倒。不知世大变,万伪火就燥。

欲以区区言,反俗入羲昊。浑沦五千言,道德何浩浩。

汉尝求其说,施用未深造。衣食已有滋,烦苛以能埽。

惜哉衰世士,学术失探讨。流而为刑名,惨礉极枯槁。

但见多申韩,举皆罪黄老。圣人无常师,有善取舆皂。

问礼固有然,谁谓孔徒小。遗貌知是非,君无论丑好。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资。礼闻三年丧,尔独终身期。
下由骨肉恩,上报父母慈。礼闻哭有卒,汝独哀无时。
前有松柏林,荆蓁结朦胧。墓门白日闭,泣血黄泉中。
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飞蓬。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想见当年诸葛公,纶巾羽扇挥秋风。
令严部伍寂如水,出没变化机无穷。
乾坤不足当经理,写留古法艮岑趾。
上滩下峡一千年,多少英雄测玄旨。
小儿元子强多知,常化蛇势吾能窥。
灞上枋头真绝倒,空使虬髯论握奇。
斲输不可傅其子,此公天机缄骨髓。
奈何螟蝗生蝮蝎,炎刘已灰吹不起。
天教三马食一槽,老马啼啮暂咆哮。
渭阳巾帼势将蹶,大星夜陨西军号。
呜呼兴废尽天意,中原□□□□□。
□□骨肉止相残,欲拯涂炭嗟谁使。
大官酣燕刍拳馀,小官跼蹐尘埃里。
举目厌厌九泉人,谁访草庐谈世事。
向来韬备机莫投,而今投机欠良筹。
君不见峡山深茅舍底,有人抱膝高声讴。

如此亭台,云根水曲,最宜清夜。淡月疏烟,风帘入图画。

骚人词客,应两两、海棠花下。幽雅。红萼翠尊,尽今番潇洒。

小桥欹榭。高木差参,碧桃又低亚。玉兰几树,琼香动平野。

梦想十洲三岛,好与此间描写。倚碧阑星影,记向蕊珠归也。

自昔张平子,愁来赋四愁。行看车马客,坐觉岁时流。

明月江山夜,候虫天地秋。怪君有底急,不肯少迟留。

去年春雪亦已晚,今夜腊岁如知时。谁云此乃农家福,摩挲枵腹聊慰之。

对此团圆唤奈何,良宵常在异乡过。座无旧雨谈风月,案有新诗且啸歌。

朗照定知今夕共,旅愁偏恨此时多。寒毡碌碌居人后,愧把雄心诉素娥。

征雁嘹唳高秋,楚天极望云悠悠。君非落帆鹦鹉洲,定应载酒黄鹤楼。

楼前江水荡胸臆,天外横岳明双眸。忆昨蓟门雪,数里阻道周。

闻子忽南行,惝恍心神愁。短歌遗我告我别,读之涕泗交横流。

何事燃灵犀,深渊照潜虬。何用铸古鼎,魍魉穷雕搜。

凤凰翔兮足千仞,好凭百鸟鸣喧啾。直道而行总乖隔,惟有江山风月囊中收。

策杖重寻苏李迹,高吟怀古遥相酬。以我鹪栖林,又如鱼中钩。

霜寒白草折古塞,沙昏牧马嘶荒丘。洞庭始波木叶脱,子境有此凄凉不?

如何同心侣,睽阻生离忧。仲宣苦依人,长卿亦倦游。

冀骏途穷长坂蹶,湘瑟声杳空江浮。平生志气向谁尽,黄金掷牝将何求?

终发与子返归辙,五湖眺览携筇高上龙峰头。仰天相视一啸,万壑欲动见飕飕。

出门四顾望,此日何徘徊。终南旧山色,夫子安在哉。
君诗如门户,夕闭昼还开。君名如四时,春尽夏复来。
原野多丘陵,累累如高台。君坟须数尺,谁与夫子偕。
层城楼橹看如画,三镇军民梦解围。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

非夷非惠,聊以忘忧。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