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万里西兴浦口潮,浪花真似海门高。谁将一夜山中雨,唤作沧江八月涛。
春漠漠,雨疏疏,绮窗偷访薛涛居。凝情低咏年时句,人在东风二月初。
昨日沉酣光射眼,中酒朝来韵微损。却顾秾华在别枝,苦恋夜寒厌暄暖。
绝代风神秾一瞥,回首盛时已难返。从衰得白可奈何,怅恨攀条春又晚。
大峰小峰连中峰,当天削出青芙蓉。一朝忽立九霄迥,百丈已度千岩重。
思昔飙轮同驾鹤,祗今云气犹成龙。遥遥长史复何在,华阳洞里应相逢。
小楼萧爽俯平川,市井收声暮景悬。云影消沈山外雨,月华浮动水中天。
船舷暝戛层檐沈,更漏时传客枕边。溪友几番留我宿,清谈终夕不成眠。
溪藤润带空青色,湘竹寒生琬琰文。何处幽寻不可□,夜深山雨隔窗闻。
当年赐履尽银潢,禽父山川此启疆。矢到十传知肃慎,宫留千尺识灵光。
无端白马屯河朔,曾见青衣泣路旁。甲帐已空遗楔在,冷烟残照过莓墙。
融香一尺云,煖玉三竿渚。不知濯锦波,唤作桃花雨。
早发平湖口,惊看绝岸虚。水中生白屋,木杪接行鱼。
世忆南朝远,筹非太傅疏。欲裁《沟洫志》,感叹望青徐。
閒笑唐明主,深怜李绩忠。如何一谄献,便使百年恫。
武后兴唐乱,英公奋义戎。那知成祸者,祸惨亦归躬。
秃襟小袖紫罗鲜,结束龙阳解取怜。口嚼槟榔簪茉莉,月明花下戏鞦韆。
建炎新焰起江东,冤血青城尚几重。闽越两王还有后,天教太祖继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