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祓禊曲

唐代·佚名
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何处堪愁思,花间长乐宫。君王不重客,泣泪向春风。
  猜你喜欢
牵马街中哭送君,灵车辗雪隔城闻。
唯有山僧与樵客,共舁孤榇入幽坟。
先生何违时,一室习寂历。松声将飘堂,岳色欲压席。
弹琴奔玄云,劚药折白石。如教题君诗,若得札玉册。

冠盖追随寂寞滨,绝甘宽我未閒身。古来把酒持螯者,便作风流一世人。

著脚孤高太出奇,冯空斜落两三枝。大风动地吹崖裂,正是冰姿蕴藉时。

平时镜里笑头颅,道我为官已近谀。
但遣馀年犹甲子,不妨绛老尚泥途。

忆在京辇居,相与巷南北。幸非势利合,同有春秋癖。

往来熟杖屦,假借通经籍。谁谓数斯疏,要云谅且直。

别离淹日月,寤寐见颜色。惠我以好音,欣然对真迹。

微官事如毛,徇俗头欲白。庸知尚可教,愿子更良食。

三堡至头堡,亩亩麦新刈。咸携菠笨车,往返数难记。

……“缠头”何辛勤,风雨所不避。全家拿筐盛,儿女在旁戏。

一岁只一收,仓箱已云备。……今看戈壁外,活壤庶无弃。

峞乎岌哉,泰山岩岩齐鲁东,天孙主治名岱宗。拔地一万八千丈,但见瑶台琼阙淩苍穹。

石道屈曲十八盘,然后天门日观开晴空。蛟螭作梁渡东海,三更日射扶桑红。

上则九峰八峪四崖六岭,其下汶漯济涓流汹汹。

白鹤皎皎玉女侧,黄河水与银汉通。仙之人兮驾玉虹,珊珊环佩摇青葱。

俯拾冰玉采金碧,侗侗之珠万颗纷玲珑。大夫松树倚天半,碑篆犹记秦皇封。

登仙台前炼丹液,明月嶂下翻芙蓉。行云肤寸触石起,倏忽雨电八极同。

雁飞冥冥不敢过,登高一笑窥洪濛。王夫子,夙昔玉皇吏,曾宴幔亭峰。

紫髯白面烟霞气,脱挽请缨游侠风。朅来献策阊阖殿,布衣谒帝蓬莱宫。

绛灌不容长太息,谪向江海随飞鸿。悠悠白日未回照,鞭麟东去寻盖公。

谪仙自古才有数,操椎博浪沙,射书聊城中,差足纵横一代雄。

君不见安期先生颜如童,鹿走曾亦千重瞳。翩然玉舄渺安在,阜乡一去今无踪。

丈夫历落在天地,岂使泰山乔岳空巃嵷。

襟怀恒落落,身世等劳劳。惜与故人别,归来山月高。

清溪鸣水碓,虚壑响松涛。镫影透墙隙,书声散郁陶。

敦笃情怀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难追。
雪霜未始寒无甚,□桂可尝色暂移。
洛邑士人虽我信,天津风月只君知。
梦魂不悟东都远,依旧过从似旧时。

春畦小步吟怀淡。急流如瀑飞银练。洗石响泠泠。依稀听雨声。

平陂新涨浅。碧影连空远。何日得归肼。稻花香里行。

雕弓金羽学男儿,十载从戎百战归。错认昭阳陪幸者,辇前一笑堕双飞。

芳草茸茸衬马蹄,两陪宪节过琴溪。东风又属梨花月,膏雨新调燕子泥。

邮舍亭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栖。此行不惮驱驰远,千里江山入品题。

寸心已老自宜休,误别云山岁几周。
疏远骤依云凤阙,清贫仅剩一貂裘。
与人不偶缘方凿,於世无求类直钩。
何日张帆旋故国,坐呼明月醉江头。

既出贺险尽,瞻前乃复陡。小憩对古松,支离类此叟。

策足耻言疲,恐落仆夫后。山人指爪强,折竹等蒲柳。

怜予进一茎,兹意感君厚。忽若当颠危,倚仗得奇友。

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翼足渐以轻,影逐孤云走。

笑谓同行人,腾岳等培塿。

晓风刮骨似严寒,漠漠吹沙塞鼻关。卧入范阳元不觉,醒来忽见太行山。

异乡成邂逅,却是受恩深。白雪千丝发,青山一掬心。

梦残横老泪,悲极辄高吟。此意都相似,钟期合铸金。

选地居方葺,盘云径乍开。若将忘我去,岂为避人来。

独野饶苍竹,空山遍绿苔。自今踪迹稳,不遣白云猜。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山人田舍水东涯,草野盘餐颇自颐。醅熟新虾方制米,麦秋鲜鳝亦成丝。

香攒翠角菱收日,光烂银船藕上时。供奉曾叨大官馔,衰迟刚与此相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