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友

仲蔚门深远市尘,隐居何用叹清贫。薄田岁岁聊供祀,先垄青青只近邻。

夜织灯前催妇早,晓书帘下课儿频。林泉兹事仍堪乐,犹胜支离笑此身。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郁郁芬芬十里薰,红妅白白数枝春。
要将结习恼鶖子,送与毗耶彼上人。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
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
外面干戈酒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
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万山蟠兮有宅一区,吁嗟吉士兮心古而色愉。
平生激烈兮谈忠义之事,求师教子兮必有道之儒。
流德谊兮鼎鼎,浸策足兮功名之途。
引壶觞兮自适,玩日月之双车。
有淑兮尔配,丝枲兮劬劬。
指期颐兮二竖立病,既偕老兮亦相继而长徂。
望双旌兮有恸,酹一束兮生刍。
东郊渐微绿,驱马忻独往。梅繁野渡晴,泉落春山响。
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川上。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影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却惭扰扰尘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

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

閒邀趁燠迎暄,藜羹年糁,浊酒新酝。沙融涧暖,情亲话软,无愁无闷。

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鬓。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

红板桥南,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记离宫墙外,年少潜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声度龙楼。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

悠悠。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故国多荆榛,累累带丘陇。北眷天井冈,莫辩尉陀冢。

缅惟称制时,中原已云滃。闭关辩扬粤,画甸赋秸总。

闽蛮渐东羁,瓯骆尽西拥。黄屋辩汉仪,威边自尊宠。

陆生隃岭来,班轮再南軵。奉藩谨上书,正极众星共。

桂蠹贡虽入,湟溪道仍壅。志远蒿里催,运往朝台耸。

黍苗被隧涂,麇鹿交町疃。金凫幸不飞,银海岂能涌。

登垄踯躅歌,空有牧竖踵。谁为雍门弹,千秋泪汹汹。

十一吾侪一个来。十人缘绊未心灰。莫教失脚落轮回。早早投玄离苦海,闲闲炼气养灵胎。功成同去赴蓬莱。

酌酒狂歌对万山,乾坤浩荡几何关。罗浮老鹤应相待,何日乘风自楚还。

素华偏可憙,的的半临池。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自昔殷代,哲王迭有。降及周成,惟器是守。上天乃眷,大梁既受。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体乾作贰,命服斯九。置保置师,居前居后。

前星比耀,克隆万寿。

岿然独存灵光殿,再世袭封康乐公。
此堂宗老正类此,尽在相传衣钵中。
佳我一笑粲玉齿,愿公寿考仍欢喜。
子如父,父如子,灯灯接续无穷已。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
先天一气社前升。啖出昆仑峰顶。
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
蜜脾神用脱金形。送与仙翁体认。
征鞍晓踏山头月,客袂昼披松下风。
况有禅堂供偃息,陶然一枕梦槐宫。

汎海舶忘深,过滩舟忌浅。遇险百声嗥,入隘一篙勉。

胫寒辛应疑,肩重傲亦俛。汹汹水吞鲵,齿齿石矜贙。

旁牵索虑截,横负具效报。垂钓感严情,刳木搜轩典。

下濑汉将却,望月吴牛喘。十里行竟日,尺寸苦旋转。

宗快良难求,楚惎知不免。嗟予入世涂,举足辄筮蹇。

聊因故人诗,状此以自遣。

天上惟牛女,人间亦弟兄。几何长夜饮,转快一秋清。

有意还栽秫,无缘问落英。何当学乞巧,吾辈但忘情。

明月照残孤客梦,寒砧捣尽万山秋。欲知别后相思处,落叶飞鸿送远舟。

小小盆池皱绿漪,嫩凉庭院晚风宜。人来茉莉香生处,秋在阑干雨过时。

便作东坡瓜子会,更催杜老藕丝词。何当自入名山去,竹几蒲团静与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