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邓尉山前古佛宫,湖波万顷贮群峰。欲寻老子当年处,五杏参天宝殿东。
蔡州城高高且壮,四十年间兵不向。旌旗忽乘雨雪入,一夜开门纳兵仗。
请降尽是洄洄军,拒戢不睹牙城将。鞬橐将军拜道左,绯衣小儿来天上,州人始识裴丞相。
方寸千里心,三年存义丧。淮阳一掬泪,不顾吴云长。
此泪久不落,自子忽浪浪。嗟哉弯弓辈,掩面在道傍。
忆昔春宵傍父兄,故园风景乍承平。城门吏放深更钥,楼下人听上界笙。
珠履贪游从雪涴,花灯不息任天明。谁知此夜来为客,渔火江村照独行。
月过西窗衾似水。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一院湿烟飞不起。
临风谙尽相思味。
珠楯玉栏闲徙倚。良夜迢迢,欲遣愁无计。卜得灯花私自喜。
无言悄立帘儿底。
昔爱西城记,华易许遍窥。醉持龙节舞,寒借鹿裘披。
秪忆山中乐,宁期世外悲。及传南岳剑,难驻赤城师。
毕道能无待,玄科本有期。紫宫新坐席,金箓古威仪。
菌石哀泉咽,松花泣露垂。他年归白鹄,尚慰里民思。
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枯朽挽回生死调,凄凉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云迷树,曲罢江城月满楼。惆怅主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有美名园地,停骖一笑临。习池留霭日,王榭枕芳浔。
世事谁鞅掌,吾徒自素心。莫谓投簪逸,苍生望正深。
闲来得句费推敲,爱月翻嫌树影交。试向画阁斜处过,一双宿蝶起花梢。
改换毛衣了,从兹不自由。只知今日事,忘却旧时牛。
步步虽同辙,昂昂不转头。四山成隔阔,相逐没时休。
井梧叶叶响飕飗,搅动明河万里秋。楖?摩挲生远兴,白云流水共悠悠。
不是寒山子,谁临古渡头。
目断山河恨莫裁,折芳犹记小徘徊。细看叶底春风面,疑自幽篁影下来。
入山处处是桃花,好鸟春鸣不厌哗。风静野湖渔棹稳,云连村树酒旗斜。
登临且喜身犹健,疏放何妨老更加。一上高峰真旷绝,醉歌明月吸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