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会莫菲睚声亦贡七

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余。
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
来往自行三迳熟,过从每共四邻疏。
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邻曲无还往,何由有别情。惟应小窗月,长记读书声。

夜横霜竹梦游仙,晓到馀干月满川。山绕楼台欲无地,水环洲渚更连天。

明霞一抹楼弦直,芳草分垂绿绶鲜。却忆洞庭张乐地,石钟浮磬定同编。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绁。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冥搜绶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岩露云穴。数峰拔昆仑,秀色与空澈。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一杯麦饭洒悲辛,不尽烟芜旧与新。
地下岂无担板汉,世间但有乞墦人。
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
自是老怀多感慨,非干芳草负蹄轮。
家在东湖湖上头。别来风月为谁留。落霞孤鹜齐飞处,南浦西山相对愁。
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负菊花秋。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
地枕层岑面势斜,蔽亏原隰在烟霞。
璇题衒目三休阁,宝树沿云四照花。
结社高风思惠远,忘言真理寄毗邪。
铜莲漏永螟风细,不觉西陂转若华。

枕鸳钗凤。清夜和愁共。窗外月斜寒忒重。瘦尽梨花无梦。

东风燕子朱门。年年灯影黄昏。闲却半床金线,罗衣独自温存。

虀盐未必劣僧蔬,尘里光阴易破除。
他日摩肩霄汉上,却须此室与藏书。

鸡鸣高树杪,狗吠墟里间。家人望车徒,远客造门端。

入门问所亲,上堂叙悲欢。行人暮饥渴,秉烛具盘餐。

明月照西户,三星烂中天。出门践野草,白露倏已漙。

十年苦行役,兹夕方来旋。宁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官冷得酒钱,便欲糟床注。不管门东儿,张颐须咽哺。

堪笑布裙妇,遮藏备修具。君自不纡轸,何止倾盖故。

戒杀当知有数端,闻声见死敢加餐。居家自作专因我,虽美还应下箸难。

圣主恩深太宰还,亲承优诏下天关。重来正作三朝相,蚤退仍登一品班。

鼎和盐梅元济世,云成霖雨却归山。丈夫出处应如此,不在严陵一钓间。

岁月双蓬鬓,风沙一老兵。气惟凭义养,命不与穷争。

鼎正中边沸,船须左右平。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帝城东北是辽阳,旌旆悠悠去路长。千里山川归节制,万年襟带此封疆。

迅雷震处开聋俗,甘雨零时润瘠乡。见说医闾秀无比,政閒应上最高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铁岭迢迢接锦川,关城三面绕烽烟。春深秣马蒲河北,秋老连营木叶前。

沧海旧闻通运舶,金州谁解议屯田。诸军自失横江险,白草黄沙暗朔天。

陶令归来自寡欢,折腰岂必恋微官。长贫并觉妻孥贱,远别其如知己难。

绝域风霜臣节苦,彤庭雨露主恩宽。他年天末重相见,共话青镫酒未阑。

轧轧篮舆松径间,晚风吹雨逼人寒。
断崖蹲虎停云湿,一水飞蛟醉眼看。
空翠万重藏绝景,夜光千丈浴神丹。
青鞋布袜吾能办,未觉凡躯羽化难。
两耳全聘,双目半昏。
泾清渭浊,谁与辨论。
只么厮{左氵右盾},狼藉破沙盆。
有个不唧{左口右留}底,刚要面前涂糊背后揩抹。
黑漫漫地恰似云屯挂向寿峰顶上,往往唤作南山古树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