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纪游赠黄伯庸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红紫飘零绿满城。春风于此独留情。谁将十幅吴绫被,扑向熏笼一夜明。
风不定,雨初晴。晓来苔上拾残英。连教贮向鸳鸯枕,犹有余香入梦清。

自能腾踏到天衢,少壮为龙卷未舒。案上不留生熟事,箧中偏有古今书。

高吟应惬新移命,幽梦还寻旧隐居。须道守官谁似我,长来湖上得清虚。

山高竹柏阴,得之近亭午。
兹轩揖朝暾,精色快先睹。
濛濛勒花春,十月九风雨。
羲和为反旆,照我衣上缕。
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
多情被恼。枉了东君无限巧。真个愁人。一片轻飞减却春。阑干凭暖。目断彩云肠也断。两岸青山。隐隐孤舟浪接天。
飘蓬四十余年,梦绕晶然山路。
才见广安军人,便忆破庵师祖。
摵破碎沙盆,打动蝦蟆鼓。
惊落蛟龙虎兕威,知音不在频频举。
林居野处,而贯万事。
花落鸟啼,而成四时。
物有才德,水为官师。
空明湛群木之影,搏击下诸峰之巘。
游鱼静而知机,君子乐而忘归。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南极有名相,风度邈难得。鸱枭群刺天,孤凤戢其翼。

韶石佳山水,因之增秀色。班班青史间,流誉靡终极。

庄诵感遇诗,临风三叹息。

南北锦一住,东西岩屡登。
报春梅有信,送酒鹊无凭。
之子能相过,诗名不浪称。
漉冰烹小凤,爽思为渠增。

天寒关塞远,水落洲渚阔。已逐夕阳低,还向黄芦没。

叹息茶山识面迟,经过旧宅恨推移。听泉尚想甘瓢乐,抚竹如亲与物离。

千首未多行世集,数篇才刻住山诗。属君勉力任兹事,吾道祇今棼若丝。

幽求遂古,逖听前闻。鸿荒眇邈,篆策絪缊。体国经野,为鸟为云。

果行毓德,或武或文。

于铄君子,含章挺秀。龙翰凤翼,玉荣松茂。逸韵孤峙,奇峰回构。

慕舜匪高,希颜可陋。

艺殚文府,学究书林。尽则穷丽,索隐钩深。灵珠耀手,明镜悬心。

声偃华裔,道冠衣簪。

豹变其文,鸿渐于陆。入作卿士,出为岳牧。千社万钟,玄冕丹毂。

神之听之,介以景福。

汉称广德,晋美剧阳。君亦高蹈,二此鸿芳。知足知止,令问令望。

功遂身退,休有烈光。

闻风伯夷,懦夫自立。祖道疏傅,行人霣泣。公之戾止,僚友胥集。

瞻彼高山,每怀靡及。

余实肤陋,少不及门。挟策问道,拜帚承恩。以兹高义,被于后昆。

式歌且舞,敢赠长言。

秋来花发笑嫣然,翠羽相嵌五色鲜。不是瑶池青鸟降,庭前那许列群仙。

少年采三秀,同心遗所思。臭味欲常好,聚散无定时。

坐我绿窗下,风雨愁鸣鸡。菜根亦有香,弹铗者何为。

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春来开得花成绮。遥忆美人睽万里。天涯同是客中身,好梦何曾空度拟。

双鱼未寄雄州水。欲整瑶琴愁待理。夜来吹雨散芭蕉,故作寒声惊客耳。

南海何人在,悬崖自古今。一龛藏世界,半岭有晴阴。

我欲探龙窟,扪萝力不任。泉声送钟响,洞口白云深。

趋向杨遵道,超迁贾太中。凝香清禁坐,不是学冲融。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