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集张諲所居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你喜欢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露驿星程,又还控、西风征辔。原自有、孔璋书檄,元龙豪气。蜀道尚惊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佐元戎、一柱稳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计。人易老,时难值。看新丝一发,甚吾衰矣。转首从游十五载,关心契阔三千里。便秋空、边雁落江南,书来未。
消瘦翻堪见令公,落花无那恨东风。
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
濠梁初得意,阙里旧论诗。
晚岁何多难,经年始一辞。
淮人饥馑後,良吏拊循时。
欲托山阳簿,翁归不受私。

春光冉冉过皇州,桂棹东归汴水流。满岸风光连别浦,两行烟柳送归舟。

粗官自不随时用,拙宦安能为已谋。香寺故人来话别,一樽清酒散牢愁。

好雨救焚如,喜极忘美睡。徘徊湿阶上,俯仰回物态。

惨惨就枯叶,已分死憔悴。感兹一溉恩,翻冱经天泪。

手折琼瑶枝,欲以赠远者。姑射冰雪姿,乘云不来下。

香萼媚红滋,垂条萦绿丝。情人拂瑶袂,共惜此芳时。
骕骦已踯躅,鸟隼方葳蕤。跂予望太守,流润及京师。
鸟鸣不鸣山静,花落未落春迟。
美人如云天际,芍药空留一枝。

一枕钧天睡正浓,曙鸦啼散五更钟。朝廷有道边烽熄,閒散何妨自养慵。

九秋风露,洗尘埃、人似华峰独立。兰省东南经济地,正赖风流筹画。湖海胸襟,冰霜气节,邈矣公难及。苍生望重,故园休梦泉石。且对得意江山,登临一笑,香满黄花席。更把西湖都酿酒,醉取白云诗客。乘兴为公,遍游仙府,检下长生籍。妙毫浓墨,书公寿禄无极。

化洽鳀海君,恩变龙庭长。西北骛环裘,东南尽龟象。

阑干超览楼,高倚越王台。水接三韩外,山从百粤来。

御风凉满袖,问月酒停杯。少待谈空罢,登临亦快哉。

呜呼凤陵,四十万树悲一炬,冬青枝冷啼秋雨。一木难支大厦倾,三蘖空伤奈何计。

列朝培植三百年,故力百木余苍烟。伊谁放笔为直干,托根无地其天全。

半死半生僵复起,真气郁勃犹满纸。天荒地老不受大夫封,祇疑清风谡谡清入耳,空同泗水想高轨。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
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
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
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诗禅同所尚,邂逅在长安。
为客间相似,趋时懒一般。
分题秋阁迥,对坐夜堂寒。
未遂归山计,流年鬓已干。

山人出山曾此来,黄鸡紫蟹颜一开。我今归舟从此去,西风瑟瑟催装絮。

故原荒径复何如,昨夜梦接山中书。我本无心学张翰,笑将华组换鲈鱼。

门前易水路,下马汉阳人。
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
相逢一尊酒,久别满衣尘。
不惮王程急,应怜伏枕身。

夹竹初花,游鱼照水。爱一种、天生纤媚。薜荔墙阴,鞦韆架底。

惹燕燕、莺莺为他憔悴。

雨乍含颦,夜深将睡。唤茜袖、高烧红穗。袅袅垂丝,层层著蕊。

倩画手、描来更添铜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