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州见和答之二首

西楼伴食老西堂,拆袜浑无半线长。
推向万山深处去,沉犀桥北望龙阳。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处处亭台只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
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听隔教坊。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楼秋夜明月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蕲产名天下,含飔别样青。中郎如一见,应不数柯亭。

新诗赠我灿瑶章,一读能教气一扬。自笑朗吟人已识,仙踪韬晦愧纯阳。

幽事逢俱惬,閒情默自娱。农夫争荷锸,渔子竞施罛。

村犬依伐至,山禽赴食呼。俗凉居可卜,三亩傍南湖。

悤悤又别故园春,花落犹随马后尘。相对离筵莫惆怅,送行人是欲行人。

南冠累累渡河关,毕逋头白乃得还。荒城雨多秋气重,颓垣败屋深茅菅。

漫漫长夜浩歌起,清涕晓枕留馀潸。曹侯少年出纨绮,高门大屋垂杨里。

诸房三十侍中郎,独守残编北窗底。王孙上客生光辉,竹花不实鹓雏饥。

丝桐切切解人语,海云唤得青鸾飞。梁园三月花如雾,临锦芳华朝复暮。

阿京风调阿钦才,晕碧裁红须小杜。长安张敞号眉妩,吴中周郎知曲误。

香生春动一诗成,瑞露灵芝满窗户。鱼龙吹浪三山没,万里西风入华发。

无人重典鹔鹴裘,展转空床卧秋月。宝镜埋寒灰,郁郁万古不可开。

龙剑出地底,青天白日驱云雷。层冰千里不可留,离魂楚些招归来。

生不愿朝入省暮入台,愿与竹林嵇阮同举杯。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盂水。

黄河之水天上流,何物可煮人间愁。撑霆裂月不称意,更与倒翻鹦鹉洲。

安得酒船三万斛,与君轰醉太湖秋。

板阁常晏眠,偶独起清旦。
月落簷鸟语,烟开客船散。
长江色自澄,汀树声空乱。
群动又复然,劳劳可长叹。

光芒曾不著纤埃,拂拭磨砻心已灰。秋夜不禁猿啸月,与谁同上妙高台。

缡褷羽翼作群飞,残害溪鱼欲自肥。满嗉腥涎吞不下,为人长忍一生饥。

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登车一呼风雷动,
遥震阴山撼巍巍。胡骄子,当见旄头蚀应死。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仗剑遥叱路傍子,
匈奴头血溅君衣。

嶕峣摩苍天,万壑泻激濑。古木猿狖啼,阴崖鬼神会。

四顾何茫茫,始讶坤舆大。群山皆俯伏,迤逦如积块。

侧听河汉流,俯视飞鸟背。举手扪日车,乃知天在外。

常恐地维薄,兼愁星辰碍。更喜西南峰,巘崿逞奇怪。

森然芒角出,罗列悉下拜。云海荡心胸,天风吹衣带。

览兹销烦忧,下山日正亥。

门巷春风翳草来,笔耕无艺甑生埃。
空成洛下书生咏,敢望青州从事来。
洗盏首供堂上寿,留尊更待月中开。
陶然竟堕难名境,疑是凌歊百尺台。

青山澹将夕,暝色入飞鸟。余霞尚绮丽,钟动月初皦。

平生癖看山,山晚看愈好。商飙洒然来,长空秋浩浩。

浮图凌百尺,怖鸰巢缥缈。铁佛铁何年,炉鞴群灵绕。

佛法无尽藏,何大亦何小。泰山等秋毫,闻诸漆园老。

平阳古都会,怀古足搜讨。百族尚雍熙,唐风斯未邈。

奈何阳九厄,寇盗纷缠扰。廓清幸当时,祅氛顿湔扫。

霍岳北岝崿,汾水西灏淼。我来僦僧舍,便觉出尘表。

前身或行脚,到处留鸿爪。飘然下虚阁,清坐对风筱。

入息未尝居阴界,出息何曾涉万缘。一声渔笛离南浦,依旧芦花深处眠。

久雨昼昏黑,余阴暧幽屋。天影逗明晦,云脚递伸缩。

枯杨发新姿,低藤下深绿。土花夹荒径,垣衣被墙木。

散发走广野,振衣睇层麓。潜蛟匝奔湍,激雷闭穷谷。

快意溯清流,开襟逆飞瀑。六合清气蟠,一吸欲满腹。

窅然发浩吟,环坐媚幽独。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盖监司之吏以至州县,无敢暴虐残酷,擅有调发以伤百姓。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之而中国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此赏重而信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赂,一有奸慝,随辄上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自县令京官以至监司台阁,升擢之任,虽不皆得人,然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此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埸之权。宿卫则聚卒伍无赖之人,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而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杀之宜。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臣不敢辄废将明之义,而苟逃讳忌之诛。伏惟陛下幸赦而留神,则天下之福也。取进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