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素不盈尺,抚桐何事弦。夜气还太初,杳无尘虑牵。
清商入林杪,抱膝忘吾年。人生感荣辱,而自损其天。
闻兹檐外声,乌乎使之然。
辽城四月春风来,黄鹂啼树梨花开。陈生邀我郭南去,笑骑鞍马双徘徊。
沙场黯黯邀将暮,半醉归来解鞍卧。毡墙谁拨鹍鸡弦,弹作商声泪交堕。
忆昨故乡百不忧,命俦啸侣吴趋游。裁诗每题白团扇,纵酒欲赌青羔裘。
沙棠之桨云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金窗银烛月未午,清歌窈窕无时休。
就中少年三五辈,徐郎顾子称风流。独孤侧帽倾士女,正平摇笔凌王侯。
百年行乐竟谁在,凄凉边地伤离愁。只今相对休悒怏,人生苦乐犹回掌。
陇西将军困醉尉,邯郸才人辱厮养。古来憔悴多名流,吾辈何悲弃榛莽。
君才弱冠我盛年,可怜沦落俱冰天。旧游一别已如雨,阴关万里徒含烟。
寄哀欲托庾信赋,赏音空忆钟期弦。金尊有酒且沈醉,何须惆怅风尘前。
传经兰若岁时同,绣毂珠帘处处逢。花院鸟归深殿磬,雨楼人散隔城钟。
长空淡淡吞平野,落日微微见远峰。年去年来人自老,空馀坏衲挂长松。
尺五城南瑞霭浮,曾陪玉辂祀圜丘。太平礼乐逢昌运,亲见嘉禾屡有秋。
北斗璿光射幽土,四气缘环若朝暮。壑底惊蛇挽不留,官街力兽驮寒去。
招提远尘境,松桧何青苍。缅想彼人外,流憩兹空堂。
濯缨孤云起,振衣高鸟翔。至今山水间,毫翰余幽光。
我来慕同调,心静发泉香。题诗醉萝月,俯仰世已忘。
青山无今古,心赏有伊人。浮云辙既往,佳境兴方新。
林鸟声寂寂,石泉光磷磷。已谢天路交,何必弹冠尘。
浩歌振空谷,长啸流高雯。知音去我久,太虚聊可邻。
烟光被层峦,芳气寒清樾。松门僧未归,石径泉不绝。
禅心觉无生,尘机坐来灭。长天澹澄湖,微云逗凉月。
林虚夕吹爽,壑幽林籁发。税驾从兹游,千秋同一辙。
幼年即抱不凡资,阁掩菤葹但下帷。敏捷诗才追白也,清新赋笔例微之。
文名自昔倾流辈,家学从来著妙辞。花甲未周人遽化,师承回溯动悲思。
寒井深无极,人谓藏虬龙。尝闻救炎旱,丝雨洒长空。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