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苦迢递,人烟渺凄凉。泊舟值严濑,濯缨感沧浪。
赤符谶龙斗,白水瞻凤翔。淳风协玄德,客星隐寒芒。
桑溟忽变易,草木犹芬芳。嗟予遘迍蹇,垂老悲兴亡。
溪湍兀小艇,岚气昏战场。安得钓台钓,尚友狂奴狂。
金井新秋一叶知,江波忽影佩参差,清歌一曲鬓成丝。
旧恨遥传鹦鹉笔,幽栖还写凤凰枝。笛边月色为谁迟。
百万旌旗再度辽,殿前中夜集双雕。只今龙舸轻游路,蔓草寒烟锁断桥。
版泉鏖战兵戈起,天遣蚩尤为祸始。黄帝虽仁不敢慈,仍将利器销奸宄。
至今流传三千年,战攻刻意益奇诡。圣皇禦世称至仁,放牛归马成端委。
禄渠搜讨文学昭,风雨咸和闾闬喜。德化覃敷青海边,澄清不独黄河水。
无端祸患动西邻,难仗蒲鞭制骄子。涂炭流离满四方,羽檄革书驰万里。
大舰横冲猛将堕,巨炮高张健儿掎。于时我公实宣力,半夜雪深摩敌垒。
澶涧卒跃契丹归,鸟鸦军集黄巢死。九重下诏酬丰功,东川坐镇资调理。
追思祸变十馀年,冀杜邪萌千万纪。适有名工海上来,造器精良随所使。
铦刃磨成霜生光,坚炮铸出雷鸣耳。就中奇巧难具论,向惟岛夷私擅此。
兼令中国悉其变,非惟武备能无弛。况公移节镇西川,羌界蛮疆实伊迩。
怀远用德不用威,亦须以柙防虎兕。深山穷谷生魑魅,物聚为患古难弭。
万有不虞徵甲兵,器械锋芒犹足恃。
岑楼乃面西,不知观月出。但怪窗外山,皱文何历历。
倚栏夜向分,疲极暂偃息。梦破五更寒,满楼映虚白。
呼童急开牖,当檐挂圆璧。清气洒襟怀,皎月侵床席。
半轮渐衔山,须臾尽倾没。遥天空明际,四山已如墨。
佳景不可留,难得良易失。长笛忽一声,唤起东方白。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