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窥红叶姬读书

明月甘心负,孤灯忍自寒。诗书忘夜永,罗绮代君单。

奇处见余否,古人谁汝安。冷风吹骨峭,不敢靠阑干。

黄渊,原名一渊,字积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贡生。幼颖悟,笃学能文。与同里隐士蓝嗣兰、程乡举人李楩等为莫逆交,日以诗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复陷,全粤震动,渊与乡人于各隘口设关,晨启暮闭,以稽行路,乡里得以保全。曾踰岭涉江,跨匡衡泰岱,联络志士。胸中不平之气,皆托之于诗。其文奇肆郁勃,为明末岭东诸家之冠。晚岁筑楼亭于磐湖,抱节欲终老于此,人呼为黄处士。以任侠抱奇,戆直无忌讳,后竟为雠家所杀。民国《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痴叔去时还读易,
仲容多兴索衔杯。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靓妆艳态,娇波流盼,双靥横涡半笑。尊前烛畔粉生光,更低唱、新翻转调。
花房结子,冰枝清瘦。醉倚香浓寒峭。雏莺新啭上林声,惊梦断、池塘春草。

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策马访柴扉,庭前草亦□。谈今复谈古,如子□□□。

杪秋天气佳,九日更可喜。众人竞登山,而我独泛水。

江明野色来,风淡汲鳞起。苍翠观远峰,泬寥度清沚。

沙禽泛悠飏,岸竹摇萝靡。溯湍怀谢公,临濑思严子。

紫萸空俗佩,黄菊漫妖蕊。落帽非我远,虚垒非我耻。

扣舷月娟娟,濯足石齿齿。澄心以逍遥,坻流任行止。

淼淼沧波白鹭飞,苔痕长满钓鱼矶。松阴不改三珠树,鹤梦还醒一羽衣。

细数邻家遗老尽,久怀同学故人稀。沿流不觉寻诗远,把酒看花事事违。

正坐多知巧言语,终年羁绁在华堂。不如尺鴳藩篱畔,高下枋榆自在翔。

瀛洲旧约始会,神乐福地重来。最爱乘风琳馆,何妨步月瑶台。

杏园芳躅可继,凤城雅倡宜裁。却羡斯文风味,不负翰苑情怀。

方雨江流红,示霜芦花紫。
寂寂远帆来,拍拍晴鸥起。
雪尽径泥乾,团栾绕树看。
玉梅呈素艳,霜重月华寒。
一萼半含春意密,数苞未破胭脂粒。
斜枝倒浸碧池深,罗衣暗惹香风湿。
须知贾午最多情,绣囊偷佩芳筵惊。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
去年梅花开,干戈犹未扫。
今年梅花开,劝君休草草。
莫待子规啼,梅花满地蝴蝶飞。

传闻渝水上,蔽日甲兵尘。野战哀田叟,山行泣妇人。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小院嫌岑寂。燕归曾识。剪芳痕、依旧草昏南陌。

分来国色。都不管、寒香狼藉。空几度、阴晴费了,染成一庭碧。

屈指韶光堪惜。艳冷辉迟,喜花期兹日。风信迢遥,更倡条、嫩叶数番消得。

听残玉笛。临画槛、杏杉吹湿。怅无憀、远黛轻柔,薄恨依然积。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幸甚联台馀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

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耳闻眼见谁虚实,写与行人作口碑。

同云影匝玄冥外,六出霙飘俄顷间。龙漠平看银海阔,虎贲初罢玉门还。

近窥瑶镜惊衰鬓,遥忆梅花满故山。酒对山阴频自酌,诗歌招隐待开颜。

西山有薇,美人不移。
西山无薇,美人不归。
采薇采薇,山是人非。
薇满西山,不生夷齐。

别日无多许。早怀人、今宵两地,几时重聚。记得宵冬分手日,又说春光将去。

如长在、蛮山蜑坞。何处相思臣最苦,只斜风、细雨天将暮。

便追忆,为欢处。

深情留客畴能拒。任当筵、狂呼剧饮,酒筹无数。座上新知才更健,一见论交如故。

诗咏罢、淋漓入古。今夜孤吟谁与和,只颓然、只影灯前顾。

恍惚是,前生度。

雪里攀梅冷不胜,归来分插几空瓶。
花间乱缀未凋玉,窗下细看元是冰。
旋觉暖回还易散,只愁冻损独先零。
诗翁贪看横斜影,未暝呼童急上灯。

身世原为客,何必叹离居。脚跟不用线系,天地居吾庐。

梦觉池塘芳草,酒醒晓风杨柳。纵缆采明珠。五六十居菊,三四千卷书。

渡桃叶,寻彭蠡,访小姑。汉滨拾翠,此际能无佳句乎。

谕檄题桥司马,作赋登楼王粲,纵迹古人如。故里莫回首,聊且托双鱼。

天地三冬半,风烟万里孤。重阴暗海岳,远雾失江湖。

萧瑟年光晚,峥嵘岁事徂。形容吾渐老,大业任荒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