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学者力学始,先有先生后诸子。邃经邃史邃文章,三者由来称并美。
广陵一对辞瑰奇,负石含金作神理。留传述学数卷书,上下旁通极原委。
忆子弱冠初识君,麟角相期不相鄙。后来再见无几回,一病遂厄西湖沚。
君生木为校书去,死作经神固应尔。诂经精舍今祀君,咫尺书楼笑堪倚。
争辉况有精法楼,跌荡江天更无比。三阁原来重一人,当时名誉高如此。
后此乡儒接踵兴,崛起纷纶许多士。当君好在未没时,巳播江焦及钟李。
学跻堂奥非坐隅,许郑曹刘一时拟。繄余窃附何敢当,比似诸君续貂耳。
我朝学业大昌明,不数空谈求实是。诏开四库罗群书,渐被津原到臣里。
大哉文汇连文宗,照耀文澜角相犄。先生在在皆翻研,万八千函供一指。
即今蘋洁足俎豆,尚觉芸香盈席几。好事能无望古深,儒生不是酬庸侈。
感君哲嗣促余诗,奋笔吟成为君纪。观摩更忆昔时人,星流云散俱巳矣。
冱云纸阁芦帘下,淡墨炉香茗椀余。一发江南青不断,坐深明月到窗虚。
惠山寒泉冰雪俱,故人惠泉兼惠书。调水符仿坡公法,不愁鱼目混明珠。
呼儿烹鼎试云腴,两腋清风生穆如。愿携诗筒兼茗碗,一蓑一笠老江湖。
五十年来三世相,华胥梦里婆娑。神光离合洛灵过。
天花原不落,休著老维摩。
露电无痕仙影在,江南江北愁多。幽香小迟道人歌。
梁尘前日绕,柰许袜尘何。
少年会有役,辛苦何足言。四十今过二,向后多衰年。
拨弃悠悠情,当从予所便。夜分偶感触,顾影心悁悁。
忆我去冬时,种麦来溪田。小儿才五岁,叱叱扬耕鞭。
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日暮徐来归,持锄趋我前。
今春忽假馆,僻近西山偏。牵衣频送我,正傍溪田边。
溪水亦活活,溪麦亦芊芊。自从别家来,岁月如流迁。
麦今已可刈,儿今谁共怜?我意欲反棹,遇事苦迍邅。
怀乡方伫立,东望惟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