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玄冥力,乘空散寂寥。声雄秦塞鼓,势撼浙江潮。
落日衔山嘴,浮云亚陇腰。鹏程如借便,九万看扶摇。
烟景澹濛濛,池边微有风。觉寒蛬近壁,知瞑鹤归笼。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
铙歌一路响寒云,猎猎风生万马群。行到来时曾战地,降蕃犹认上将军。
丁东铿戛碎璆琳,掩尽朱弦窈眇音。花外粉墙遮不断,佩环清彻洞房深。
望淮轩上客来频,多有江南故旧人。云起八公帘半捲,风传百和酒初巡。
吴艘顺下帆如叶,海鹤横飞翅若轮。日日倚阑图画里,不知身是异乡民。
隐几淡无虑,日斜偶启关。鸟声寒过竹,树色静疑山。
世藉《六经》重,天留一老闲。落霞江岸远,如为映苍颜。
大晋盛得人,储宫畜髦士。吴侯降高质,剖符授千里。
垂覆岂他乡,回光临桑梓。寮类感岐路,黎庶思知耻。
老氏喻小鳞,曹参寄狱市。无谓敝邑陋,覆篑由兹起。
增城老子,有竹万根。根根扫云,根根成阴。
增城老子,荷锄朝行。锄竹之墩,培竹之萌。薪竹之枝,遥竹之琴。
七八十年,作竹主人。
增城老子,亦到西樵。到九龙岩,蹲岩之腰。绕岩曲腰,植竹十条。
像万竹墩,聊亦逍遥。
增城老子,亦到白沙。白沙先生,谓多竹家。竹以逼俗,一根则足。
况于千竹,况于万竹。
增城老子,亦到石头。石头先生,偕之遨游。道峰竹墩,老子则留。
谓渠家物,谓渠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