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渺无端,将吟忽笑,长教闷恹恹地。东风相缭惹,陡提向、心苗中系。
慵拈缄黹。惯蝤领低垂,秋波斜睨。衔纤指,小腰凭暖,玉栏杆字。
意绪。难与人言,在窅冥思路。笔端描细。离情缫一缕,问遥向、阿谁边寄。
相思滋味。怕薄倖檀郎,消他不起。无聊耳。转难抛下,隔年心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欲乞襄阳,驱车岘山址。文吊杜征南,酒酹羊叔子。
披榛访二碑,事辞俱俊伟。高贤千载后,遗魄犹登此。
一官推不去,事故违愿始。不如造乾明,山名亦相似。
交流千斛乳,未减汉江水。遐眺真不恶,悲伤未烛理。
湮没与垂名,趋死皆一轨。我与同游人,痛饮共择旨。
生前一杯重,恨山无石髓。预忧名不传,却笑邹从事。
满轩佳气袭和融,正值兰亭乐事同。水色浮岚浓淡碧,花颜映日浅深红。
当筵有令人三雅,对景无诗我一中。醉后连襟池上步,又随蜂蝶入芳丛。
黄花近也,叹年年、病卧茂陵秋雨。杯酒西风身世感,对此茫茫谁语。
十口鸡豚,一官牛马,家国终何补。江关摇落,庾郎新赋枯树。
眼见下噀田荒,瀼西屋破,百事都非故。衣食一身犹未辨,何况文章千古。
种梦东坡,煮葵西庵,生计冯商取。云门笑指,此中大有佳处。
箕斗澄晖缺月升,茅花夹毂雪中行。晓风凛凛寒城冷,濠里荷钱无数生。
海风栗栗刮鲸涎,吹裂西南一半天。瞑色忽开随酒散,浪花和月上船舷。
挂红箫,荡波绿绉兰桡。起鸳鸯、睡乡初醒,勾留香渚银桥。
看无尽、夭桃艳粉,描不出、脆柳宫腰。七字分题,一轮添韵,锦湖风月共逍遥。
珠帘捲、拈花微笑,露出镜中娇。那怪得,风魔少伯,我也魂消。
两峰高。青天外落,半空云起千条。山如黛、眉横浅印,裙似水、纹掬轻招。
渔曲声流,禅灯影泻,晴晴雨雨尽良宵。馀更有、晓烟暮树,触处慰无聊。
钱塘景,从今领取,去听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