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子祥溪行有怀吾蒲而作 其一

绝似幽栖处,柴门瞰竹墟。未能忘志遂,且遣病眸舒。

莼上邀黄耇,花前煮白鱼。近来儿侄辈,此乐定何如。

(?—1374)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猜你喜欢
珂珮喧喧满路岐,乱泉声里扣禅扉。对花语合希夷境,
坐石苔黏黼黻衣。鸟啄古杉云冉冉,风吹清磬露霏霏。
惠岩亦有孤峰在,只恋繙经未得归。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春工管不了霓裳,风自南来占取香。
一夜谢池晴雪满,无人说与蔡中郎。

凛序闲缇籥,轻寒著黼帷。仙盘迎日早,温树得霜迟。

风触趋朝佩,霞缠放仗旗。殿廊聊暴背,谁讶子云衰。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
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浩荡天同泰,清虚日自长。
诞辰才半月,因以颂无疆。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有妷者女,颜如舜英。诋我以丑,我其何伤。眩白为黑,古亦多有。

自尤不遑,敢谁之咎。眩鹄飞来,其音訚訚。我心苟安,何戚弗欣。

天上地下,命也奈何。命也奈何,焉知其他。

衣上缁尘四十霜,玉华东畔忆家乡。年年开到梅花日,吟咏疏篱野水傍。

为嫌红紫污家风,故向春来学种松。祗恐等闲儿女辈,辄将斤斧损髯龙。

气不通,脚膝患。云母膏,敷贴常常备办。破伤风、要可何如,花蕊石细掺。治心病,清神散。医性僻,附子理中丸弹。灵宝丹、服得太多,

春晴北郭访元龙,槐市依依柳径东。五夜书灯分太乙,十年诗案谢雕虫。

池塘倒影含云气,睥睨当轩送晚风。谷口未缘寻旧侣,孤尊湖海鬓双蓬。

姑射神游阅九关,水精宫殿不胜寒。下窥人世生尘想,故作梅花与俗看。

林壑微风草木香,红尘回首路茫茫。多情一片东山月,才到沧洲驻景长。

岁晚江空见此图,竹梅相伴占全湖。如何不与松为友,应怪人间作大夫。

红穗西窗烛影摇。归期未卜别情遥。秋风应望灞陵桥。

贻我相思江柳结,催人消息井梧飘。自缄幽恨托回潮。

野有腴田橐有金,更无尘事挂閒心。日高三丈眠初起,山鸟隔林啼正深。

研硃点易已多年,洞底烟霞别有天。
千里漫来骑只鹤,一官归去领群仙。
药炉暖养烧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
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

陵阳古仙人,记载说有二。姓窦名子明,其术善服饵。

剖鱼得丹书,学仙志以遂。或云放白龙,三年龙复至。

迎之上升天,颇类琴高事。县名始汉时,山分纪唐志。

今实在宣城,三峰各位置。庙貌古衣冠,血食斯土地。

旧碑已无存,难断汉晋异。有钟钮辟邪,冶铁勒款识。

己卯纪绍兴,俗书不成字。不知何年人,移来甘露寺。

急为涤尘封,审辨至再四。手拓墨本归,挥汗忘形瘁。

我昨访梓君,庙碑皆明季。又搜刻漏文,久已佚其器。

因叹古迹留,每遭造物忌。此非神仙护,完好良不易。

长揖谢陵阳,感君锡奇秘。

一苇沧浪外,翻同汗漫游。僧归临水寺,客上泛湖舟。

天地容疏散,烟波任去留。机心何处尽,沙上有盟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