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圆丘日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寒食飞红满帝城。慈乌相对立,柳青青。玉阶端笏细陈情。天恩许,春尽可还京。
鹊报倚门人。安舆扶上了,更亲擎。看花携乐缓行程。争迎处,堂下拜公卿。

中年甚畏别交亲,况复云山旧结邻。涧谷何时同笑语,干戈已老更风尘。

少留对榻聊分坐,多病持杯漫几巡。贾傅长沙知健否,洞庭波浪渺无津。

非泛泛祝词也戊子
月眉新画露珠圆。今夕正相鲜。欲导唐家诞节,先生汉相韦贤。
悬知此去,莺迁春谷,鹗在秋天。班首算来旬岁,状头看取明年。
仗卫森岩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自是吴分有岁灾,连年杼轴已堪哀。独饶此地无戎马,又见椰帆海上来。

旧婉前华脉脉思,疏风闲雨阁兰期。湖山梦冷成诗瘦,弦管声繁易酒悲。

襟上唾花空有恨,尊前梅柳为谁姿。柔肠苦被明眸割,彻骨风流鬓已丝。

远去江湖志不违,今来未觉昔来非。眼穿海月笼沙白,足倚熏笼贮火微。

行客自知无岁暮,飞鸿不记有家归。脚跟自有平生路,未许缁尘点素衣。

明日离樽难重倾,且停征驭话交情。
知心自古不易得,况是途穷赖友生。
天台远在浙江东,景物应曾到梦中。
但有锦囊盛白雪,苦无罗袜舞回风。
闭门花鸟春心薄,隐几诗书日力穷。
益友琢磨吾岂敢,西邻仙吏有诗翁。

清爱荷叶香,凉喜藕丝片。因泛莲渚舟,欲障蓉花面。

明月一手擎,从郎索团扇。

三日不食釜生鱼,五日不食甑生尘。丈夫未遇甘贱贫,呜呼,岂无人间范史云。

小玉探春回,褰帘笑语来。今朝庭树上,忽有数花开。

孙氏保泽国,上马操金戈。获禽非其志,岂必施虞罗。

霸气凌秋旻,精采一何多。俯仰迹已陈,禾麻被平坡。

调发今年迥不同,折冲果在笑谈中。
若非制阃规模定,安得兼全战守功。
周道昔波荡,王子生不辰。
忠言谏壅川,亲意不我亲。
天壤不可支,厌此濁世尘。
乐师尔何知,吾将去上宾。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乾坤扫阴霾,晴色敞幽谷。山川荐秋容,奇秀若可椟。

千岩寄一筇,万里付双目。行行翠烟中,日与清景逐。

赵州老汉热心肠,一盏粗茶验当行。
回首路傍桥断处,白蘋红蓼映斜阳。

郡斋随处有鱼悬,为政人歌奕世贤。两粤风猷谁易并,一官留滞尚难全。

离筵共对朱明月,归日孤眠紫帽烟。千古岘碑还堕泪,君看陵谷几时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