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路寝尊严配,明廷考旧图。房心通气象,太紫状规模。
翊卫多仪缛,斋祠至信孚。笾羞甘菲薄,鼎味却鲜腴。
日月垂天象,鸾龙奋宝跗。乐均谐睿律,礼蕝润宸谟。
剑佩千官拱,梯航四海趋。谦恭虚小次,登降谨黄衢。
德盛三灵格,恩流万物苏。甘泉陪法从,千载喜歌虞。
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庭院谁伴吹箫,黄昏奈何月。
春去也、珠帘似雾,便钗影钏声都灭。灼泪难封,蛮腰易减,鹦鹉休说。
恨当日、匆促分携,到事后、思量更凄绝。难讳那时薄幸,对残灯呜咽。
何处采、蘼芜怨绿。问断红、愿化蝴蝶。毕竟世短情长,未能成佛。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高李风流仕西浙,共倚危楼望吴越。吴越江山千万里,高侯画对中秋月。
生纸经营入董源,朦胧烟树迷宫阙。玉露沈沈四泬寥,潮声已息箫声咽。
不写思陵全盛时,空遗白塔堪愁绝。君不见王子猷,亦向山阴弄雪舟。
谁拈秃笔埽清游,古今嘉致总悠悠。
蓬莱杰阁凌长空,东海名胜常称雄。俯窥沧溟渺不极,蜃市变化虚无中。
我本好奇逸兴发,一尊特向高台设。是时澹日过朝晡,海云如墨浪翻雪。
狂飙骤起万山昏,长天吹破青铜色。惊涛漰湃岛屿动,喧豗震裂老蛟窟。
骊龙怒起战翔阳,水上浮光明复灭。大鱼鼓鬣似奔雷,百川一吸喷成沫。
有如钱塘破阵舞,百灵恍惚纷出没。冯夷击鼓天吴歌,耳目惝{忄羊}心惊绝。
云开风静波浪恬,神山遥望青巉巉。玉妃素女向我笑,金枝翠羽藏烟岚。
海阔天空万籁绝,无言独下潮海庵。归途衣袂风袅袅,好趁夕阳听水鸟。
红尘回首望高楼,杨花乱舞山城道。
翠筱波微,银钩挂,暝色渐迷烟树。湘栏还倚遍,渐绿阴芳砌,几回闲步。
楼角疏星,柳梢淡月,暗记篆香新炷。被鹃魂唤起,剩蛛网飞红,燕泥零絮。
又独检芸奁,展冰丝纸,赋春归句。
栋花风信暮。望天外、极断峰回浦。漫赢得、青衫泪湿,玉笛声寒,凄凉谱出霖铃雨。
怅小屏曲谢,浑不似、旧曾经处。更休问、愁何许。莺花短梦,都付阳关倦旅。
销尽黯然离绪。
岞崿高且长,云霞带修陆。间有神仙人,悠然在空谷。
高视轹今古,修词媲坟竹。中年结冥契,遐音赠金玉。
侧身日长望,戚戚转颦蹙。兴言欲奋飞,沉吟徒踯躅。
庭前有芳兰,绿叶散清馥。白露已成霜,灼灼黄金菊。
采之遗所思,将以写心曲。路远莫能致,馨香自结束。
轩车不可驱,四顾成局促。出门见飞鸿,掩洟缄尺牍。
愿为云端月,流照入君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