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买得兰舟待所思,却扳荷叶写将离。
清流溅石去复去,红颊啼烟知未知。
前路行踪溅借问,隔江潮信尚堪期。
君来倘觅留香处,认取同衾解佩诗。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
昔人食薇不食蕨,食蕨能令心断绝。蕨生一一应猿啼,猿啼一声蕨已齐。
千茎万茎况雷雨,一夜穿尽春山泥。猿啼多处蕨无数,泪痕一一应沾汝。
汝生何苦傍猿边,猿易断肠生太苦。枝枝亦是断肠枝,下箸令人悲复悲。
我今无薇更可采,薇兮要汝长疗饥。蕨寒薇暖薇应食,薇食令人好颜色。
夷齐食薇得三年,不死多因薇气力。首阳一去薇香传,人言夷齐古薇仙。
薇生黄农虞夏代,不生今世因无贤。我今食蕨当食薇,薇与蕨忘无是非。
恍惚闻猿啼左右,思与猿同三峡归。我生与猿同性命,化为蕨兮即清圣。
断肠久矣不须啼,情返无情期得正。猿之所在即多蕨,故食蕨能令人悲。
秋霖恣淫溢,后土无时乾。忽惊浮云尽,更觉天宇宽。
凉月如白璧,飞来青冥端。众星稍灭没,惊鹊自盘桓。
兴发思远游,惜无凌风翰。聊寻故人家,呼酒浇肺肝。
适与二三子,四座俱解鞍。意合心同赏,百觞不辞难。
玩古验汉魏,舞姝试邯郸。诙谐杂谣语,大笑倾衣冠。
足为一时乐,未悟清夜阑。每至绝倒处,恨君不获观。
明发得新诗,照人莹琅玕。又知共兹玩,正若相从欢。
君本青云人,淹留尚郎官。旷怀不自屑,遇景宴且般。
古来悲秋士,局促宋与潘。相望如辕驹,岂足为君叹。
寒花栖盎,连雨春池,孤吟慵和残蛩。经酒林亭,秋心著处迎逢。
江山感时摇落,闭閒门、还对青松。缀新眺、傍清弦静送,天际冥鸿。
梦断芳华骄眼,有西崦老鹤,为导仙踪。素约鸱夷,年年负了吟篷。
天涯借人,丛桂漫逡巡。招隐西风倚阑处,看归云、犹恋旧峰。
自谪昌黎到海滨,振经消息岳河新。村希青草休烧火,山咸黄茅不避人。
坤辟民生无夭折,风还海俗有精神。如今邹鲁中原地,不是当时五岭民。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