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晚凉新曲按琵琶,茉莉花开日已斜。一担香风满城送,深宵散作助情花。
熟麦收空云旆旆,新秧莳遍雨沉沉。谁嫌卑贱閒无事,老愿太平浑有心。
酒不浇愁,词难排闷,空把玉罍倾倒。炉篆销香,鹃声啼梦,又报绿窗清晓。
菱镜懒窥影,只照我、忧多欢少。说甚紫陌韶华,独对闲庭静悄。
春色终怜草草,叹柳未垂丝,心先萦绕。春至还愁,春归易近,风里落花如扫。
尚有经年泪,和露湿、绿梢红杪。几曲回阑,犹记那番曾到。
力战诚孤注,兵机有万端。遗民翻涕泪,百胜转艰难。
日落江潮白,城空夏木寒。向来论进取,不独守凋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