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三忠气色壮三屯,灯火遥连十万村。版闸层峦秦作塞,风云大陆蓟为门。
东来直接山河固,西望还依宫阙尊。百二城边过质子,千秋同戴汉家恩。
行缘一瀑布,高上层峰端。兰若冠青壁,松林郁巑岏。
光霞舒丹气,暄风凄微寒。锡杖有神溜,嘘吸漱潺湲。
衣裳何飞飞,随风上檀栾。洗药尚未毕,长啸凌天门。
孤生悼已晏,妙志矢无谖。沮溺虽隐约,松乔共盘桓。
日暮闻钟声,聊与飞鸟还。
袖君诗入白云去,吟向白云山上头。潭底睡龙惊起听,万峰明月一轮秋。
俊仪美女名灵芝,绿云为鬓冰为肌。心聪手巧性温婉,喜嗔语默皆相宜。
芙蓉娉婷海棠艳,百媚千娇一身占。非但天生绝世姿,填词和曲尤华赡。
或吹或拍或弹弦,般般自小都学全。臂系红绡入彤邸,应知命合夙因缘。
牡丹作花三月半,日日教来花侧畔。金缕悠扬敛笑讴,霓裳转折低鬟按。
侍奉追陪不暂离,逡巡又及暮秋时。安排闹热浓妆扮,演习新鲜妙传奇。
府里偏矜重九节,赏菊芳筵早铺设。淡扫蛾眉捧玉觞,一时粉黛空罗列。
二八年龄欢乐多,好风好景酒消磨。中和亭上清平调,会耍庵前宛转歌。
通音晓律谙文墨,纳令联麻俱解得。珍翰过蒙赐咏篇,香纨更荷图颜色。
莲步轻移拜案傍,气飘兰麝启莺吭。宠恩隆厚何由报,惟祝绵延宝算长。
崔徽徒闻擅才艺,枉写形容缄恨寄。光荣讵敢比灵芝,佳章佳画褒佳丽。
欃枪既扫沛深仁,群丑投戈尽束身。汤网恩宽三面解,轩台威耸百蛮驯。
蕃歌人踏关前月,铙曲风传塞上春。直画青丘为比户,不须戎鼓节金錞。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晓窗明彻。看桃花带雨,柳花抟雪。又暮春三月清明,懒约伴踏青,负他佳节。
小病恹恹,最怕听、一声声鴂。藉新吟遣闷,旧恨旧愁,旧韵重叠。
阳关记曾柳折。有伤心别样,泪溅鹃血。怪此日烟景都非,把香劫频经,艳情徒热。
转忆韶年,那往事、人前羞说。让莺燕、悄啼软语,我偏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