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论文倾满座,嗜酒见天真。旧惬李君驭,今怀王翰邻。
欢情知老大,诗话倍清新。莫作悬车念,滔滔且问津。
眉如霜叶骨如峦,破衲何曾畏早寒。夜坐连云春带雨,如今真作画图看。
世事何常,每到欢时,忽复全乖。早湖中灯火。今复顿灭,筵前丝竹,此夜难偕。
君既南还,余仍西向,一夕轻帆两地开。浑无定,总人生聚散,野马尘埃。
天涯搔首频回。只此际、能无叹息哉。看荒村野店,同时旅况,微风冷雨,一样离怀。
谁道长江,真成天堑,击楫偏能破浪来。君姑去,约春时待我,来探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