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幽人日晏方索米,朱门醉头扶未起。人微何敢望一囷,鲋死知谁濡斗水。
粪火拨灰聊效颦,玉糁誇羹未须尔。紫团包玉不洗泥,火候初匀香透纸。
从来真味贵天全,大羹不致名太始。馋涎为止翁欲颠,饥肠不鸣儿更喜。
口腹为灾莫漫誇,五亩应须急料理。但托长镵仍短镵,谁能畏首复畏尾。
未知春雨荷锄归,空羡吾家烧芋美。
雪牖风轩度岁。时听芭蕉,雨声凄恻。情多易感,渐不觉鬓成丝。
忽又成千古,诮如梦里。西山南浦尽秋意。一望芦花飞。
有一点沙鸥,点破松梢翠。凄然念起。觉两腋凉飙细。
诗兴浑飞在渔乡橘里。
曾从西池幸,宫花落未稀。日随黄伞转,云绕赭袍飞。
临水楼台在,伤心歌管非。都门旧行处,却望寿山归。
九曲池边,无双亭畔,使君吟眺初回。正见抱琴长啸,卷帙重开。
非仙非佛扬州吏,亦诗亦史济南才。堪相对,恰称何郎标格,惟有官梅。
迟回。更何处,题斑管,定应校籍兰亭,此日隐囊小几,遥映水苔。
羼提阁里容高坐,渔洋山外许谁陪。前身是,好认玉清仙子,金粟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