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月初上,月坡正受之。以我无营心,当此独坐时。
为筹世中事,无乐可代兹。长林寒风息,春气蔼如斯。
万族各萌动,我心岂不知。頫视方舆静,仰观圆象驰。
灵襟既无际,一形安足私。持以畀大钧,荣悴非所思。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
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虽下种,湿土乾芽茁。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
长兄善长鎗,力战幸得释。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
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
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
军贼选骁健,叱呼随主帅。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
其中稍黠者,通贿仍交密。以此一月间,颇亦见宁谧。
二人既别去,予用深叹息。披发一童子,其言亦能悉。
民贼犹可矜,本为饥荒迫。军贼受犒赏,乃以贼杀贼。
吾行淮、徐间,每闻邳州卒。荆楚多剽轻,养乱非弘策。
翠雾前驱,舞青蛟、飞动一檐晴色。银凤翻空,球雪生香,风韵天然奇特。
素艳连娟清露晓,搜香处、蝶栖难觅。这天与、水沉富贵,诗翁消得。
好是神仙姑射。拥翠被香寒,甚般标格。特立春深,清閟兰幽,孤注惯谙寥寂。
惜芳但恐东风老,怕香屑、碎琼堪惜。又不道、流年催人暗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