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华咏 其四 芦华

秋水不可极,月出寒山静。一夜孤舟边,风吹芦华冷。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须愁。
春风陌上醒归去,只恐更为桃李羞。
太守持斋戒,精诚动九天。
骄阳变霖雨,凶岁转丰年。
信是经纶手,行司造化权。
唐时相房杜,斗米直三钱。

从此何忧家事关,明年粒米厌区寰。腰青不见飞花女,头白先看对面山。

弦冻未应停绿绮,胶彊仍喜彀黄间。平铺万顷茅檐冷,欲问城居几日还。

花如怨人不近眼,深院一枝春得知。
东风不是不爱惜,刚为花愁真是谁。

可怜世上金和宝,借尔闲看七十年。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载酒郊坰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币,不尽青青岸。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艳曲灯前啭,轻杯掌上挥。开帘炫积素,当户挹流辉。

彩扇初閒,疏砧催断。云山北向征人远。惊尘莫漫怨飘风,岫眉好试新妆面。

梦境迷离,心期千万。丝丝缕缕愁难剪。不辞舞袖为君垂,琐窗云雾知深浅。

六月重衾更着绵,阴寒浑似暮秋天。
我生半百何曾见?记是康熙丙午年。
颗颗圆珠掌上珍,更如玉树皎无尘。
公侯富贵元常事,兄弟聪明各过人。
着意学吟须刻苦,立谈属对已清新。
老夫不误青双眼,会见他年笔有神。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曾寻沧海逢黄石,且脱青囊挂绿蓑。

有时放艇湖心白,一竿惊动蛰龙宅。会兴云雨遍大荒,再访五湖范少伯。

桃源仙子忆刘郎,不惮严冬雨雪凉。红雨已先初夏落,妖魂重对小春芳。

冷侵绿萼刚舒先,寒彻朱衣强喷香。谁向荒园慰萧索,数枝无语映斜阳。

大地浑如镜,森罗影现中。清辉凉彻骨,疑是广寒宫。

寝园三十里,嘉树郁苍苍。不有樵苏禁,谁知是帝乡。

飞崖突立郁中洲,四壁霞光拥玉流。须信业林真别岛,始知尘世总浮沤。

鱼因听偈频依藻,鸟为忘机故近舟。自笑烟霞终有分,将谁骑鹤共遨游。

车箱谷口云,白照松间路。谁能访叔卿,岩窦一身度。

黄门具奇情,振策御风步。万仞入洪蒙,理胜境无怖。

壑转晦明错,树老丹青误。俯见苍苍原,明河正东注。

骤雨忽翻瀑,肘腋蛟螭怒。须臾亘长虹,关陕半呈露。

径侧修竹倒,石迸垂藤护。相逢紫烟客,目击道皆寓。

斋房肉芝香,石囷松花聚。卜居志已得,探幽坐成趣。

嗟我生劳劳,入世每多惧。梦系毛女坛,身远将军树。

日月对晴莲,尘容自生妒。何年便结邻,同住云生处。

岁晚归来石室寒,松萝岑寂自盘桓。但知林下一年过,不见人间万事难。

招隐有诗题石记,解嘲无说与时看。此心已共空生合,身似浮云不必观。

楚人弓,悬两石,五十万矢陷强敌。
绛人弓,箭三只,长歌入关成伟绩。
多箭不如少箭力。
制敌若在弓矢间,鸣条牧野高于山。
铁厓曰:“断史入诗,箴警多矣。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
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
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
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
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
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
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
吾乡画手鹤山樵,鹤去山空不可招。
真迹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树共萧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