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夙闻治水经,银泥封绿字。龙威丈人招我游,林屋洞中探玉笥。
白云瀰瀰洞庭波,七十名峰奈乐何。长风吹我至禹穴,猿啼虎啸依藤萝。
秦皇碑爱虫文古,夏后书愁鸟迹多。平生窃慕柱下史,列国宝书求未已。
开君家书万卷馀,欲向琅函作蠹鱼。志在春秋希鲁叟,才堪辞赋薄相如。
迩来颇究太公符,每恨荆轲剑术疏。筑坛天目步珠斗,一龙一蛇左右趋。
闻君藏得鍊剑图,时时风雷起座隅。慷慨肯授英雄无,鉴湖之水多芙蕖,日捲珠帘楼上居。
天下战争犹未已,请君亦读孙吴书。
渚鸿不侣鹜,联翩入紫云。有时下同宿,终然不离群。
磊落千金马,贡作万乘车。双双然飞龙,齐秣亦齐驱。
驰翔有美世共珍,列之天闲织其文,以章有德劝百臣。
苍鹰虽鸷豺狼猛,安得称重于其伦。阊门今古道繁华,歌钟日夕沸如麻。
东邻宴公子,西舍酣倡娃。谁人堂上题乐孺,中有二士为奚家。
先人应能积为善,天锡一双白璧皆无瑕。伯兮友仲兮悌棠华,韡韡风光媚。
架有互服衣,榻有共覆被。入室谐兰香,出门偕远志。
仗剑作长游,千里万里亦同次。番禺城下我逢之,三人相携共一醉。
醉中尚能为尔歌,歌此敬多感亦多。吴中土风清且嘉,今如君者有几何。
君家伯祖我祖高,弟子文名风节犹嵯峨。乃知仁人有后世济美,看尔富寿方来百福如山河。
温生颖迈仍好修,问事不休贾长头。负墙请十不酬一,使我愧尔东家叟。
诗家不比春秋学,三传犹闻束高阁。夫何笺注斗纷然,混沌那堪七日凿。
子今去矣我一言,为问乃翁然不然。古人亦读三百篇,政也可达使可专。
只今屈首穷心力,郢书燕说滋纷惑。镂冰刻棘巧何为,名成至比敲门石。
不知清庙有遗音,讽诵要于言外得。兹行不用感别离,归而求之有馀师。
一乐堂悬百丈峰,郎君仙桂大夫松。春萝翠滴宫袍色,若个瑶台十二重。
人中有佞人,谗言不可当。蜜口覆人国,簧言乱侯王。
贤愚任喉吻,君子归雌黄。舐痔讵知耻,掇蜂终见伤。
绥绥九尾狐,媚惑迷四方。洋洋八风舞,斯文遂无光。
我尝览前古,圣言奚敢忘。为邦远佞人,谗夫尤所防。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检点零装与破书,无多行李只区区。可堪腹内隆隆响,为问厨中饭有无。
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
古冢荒碑庙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坡。
楼船画鼓快如梭,锦缆人来寸寸呵。归空粮艘争天摩,歌声歌彻青云和。
说到归舆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迢迢远客三千里,忽忽离家十二霜。
水涨湘江辞岳麓,云开庐阜下浔阳。船头一笑蒲帆驶,坐看金焦两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