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开田望食麦,春陇无秀色。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
丰凶谁主张,坐令愁煎迫。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
密有花红绿刺长,似来作伴石榴芳。金樱身子玫瑰脸,更吃饧枝蜜果香。
闰月新秋重七日,金风玉露夜如何。似怜天上佳期少,特遣仙姬再渡河。
戴颙能念父,不忍奏遗琴。日夕为新弄,泠泠山水音。
朝飞怜野雉,暮宿向空林。五十无妃匹,谁知沐犊心。
到地无霜月有痕,夜阑曲罢转销魂。青衫讵为琵琶湿,说著天涯泪已繁。
扶舆元气逼天还,历劫难销积铁顽。独有一州当重镇,岂惟五岳是名山。
六重真面何由识,万卷高踪未易攀。知我车箱支病坐,好峰无数不开颜。
鸾凤窜荆棘,豺狼当路衢。干戈余涕泪,霜雪此头颅。
把酒不成醉,请缨谁与俱。劳生负兵壑,我亦许驰驱。
故人在何处,借榻梵王宫。灯影秋云里,书声晚磬中。
山深飞翠雨,花暗度香风。莫怪林泉僻,云霄有路通。
吹来细软晚风柔,到处秋光招我游。江上青峰湖上月,替侬扫尽别离愁。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