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营丘风雪运粮图

自古尝称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何况严冬深雪里,寒氛晻霭逾千盘。

前峰崒嵂矗天起,后峰连绵势未已。猿猱不度鸟不啼,悬崖无根谷无底。

峨眉剑阁云万重,扪参历井摩苍穹。蛟龙蟠孥古木偃,螮蝀卼臲飞梁通。

此时何处来徒众,运粮千里挽输重。仆夫股栗泥没胫,车轮欲摧马蹄冻。

谁能画者李营丘,秋毫细晰天为愁。心神自与元气合,笔力直与造化侔。

营丘本属唐宗系,邦家正值凌夷际。隆准王孙泣路隅,纥干冻雀遥飞去。

天宝以降传乾符,车驾几度留成都。汉阴馈饷骡背负,百官始得充朝哺。

蜀道之难难若此,危途数困唐天子。当时写此非偶然,后来题者赵承旨。

承旨亦是宋天潢,笔墨神妙真相当。徘徊叹赏最珍惜,似因弱宋悲残唐。

唐郊宋社久荆杞,又曾再阅沧桑矣。书画还从世上传,乾坤旧事随流水。

此卷经今八百年,卷中陵谷犹未迁。收藏印记亦屡易,令人对此情惘然。

君不见自有书契来,陈迹悠悠皆可睹。空将哀乐感兴亡,凭吊环州一抔土。

呜呼岂必王孙心独苦!

(1625—1703)明末清初浙江归安人,字子蘧,别号蘧庐居士。韩敬子。诸生。敬以党附汤宾尹见摈于时,纯玉以是抱憾,不求仕进。有《蘧庐诗集》。
  猜你喜欢

玉人纤指擘轻红,犹忆恩颁自汉宫。翠笼藤盘异当日,蛮烟瘴雨正濛濛。

公诗百战万选,人才三少两多。
若许追攀及格,稍容积渐盈科。
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庵。
伊予的有寻山分,日照北窗云在南。

初开两郡版图新,百礼都依故事陈。只有东郊青鸟到,无人箫鼓赛芒神。

晴阑袅袅风须动,暑架垂垂露乳寒。却忆高楼清夏日,美人常对水晶盘。

黄花萧索暮寒催,千里怜君此日回。自说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凤凰台。

七十已衰仍苦病,自怜无力任驱驰。明当告老乞骸骨,孝子忠臣两得之。

粤人多悍骄,风声亦惟旧。
儿童仅胜衣,挟箠相格斗。
艺精气益横,质化心忘陋。
家饶喜称侠,世乱甘为寇。
岂伊天性然,习俗所成就。
吾闻互乡童,翱翔圣贤囿。
隐豺弄斓斑,攻驹发驰骤。
佩觽尔何知,义方得无谬。

六月既望后,二竖忽来侵。日神游房栊,夜鬼窥窗棂。

疾来如水火,势急空刀针。饥饱俱不知,魂魄将归阴。

儿女绕床泣,亲邻亦惊心。岂愿重生世,一息延至今。

所望儿成立,不妨衰病临。

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阑起叹息。人隔吴王故国。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东风旧游历。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无情征旆催离席。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恍疑见颜色。空惜。鬓毛白。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鸦鬓春云亸,象梳秋月欹,鸾镜晓妆迟。香渍青螺黛,盒开红水犀,钗点紫玻璃:只等待风流画眉。

厥镇伊何。
实干心膂。
文教内辅。
武功外御。
淮方未靖。
帝曰攸序。
公于出征。
奄有南浦。

饱看熹微斗柄旋,玉冠高顶是皇天。妇人自笑嗤男子,造化从渠派岁年。

金女曾来如有约,共姜之外更无前。也应跳入蟠桃会,学得云笙和月仙。

慈福修龄八十春,微阳才动宝书新。
天家庆事古无有,奕叶重光似显仁。
苦无根蒂逐波流,风约才稀雨复稠。
旧说杨花能变此,是他种子亦轻浮。
谁云万事转头空。春寓不言中。底问垂杨在否,年年一度东风。
凭高概古,英雄亦泪,我辈情钟。事业正须老手,清吟留与山翁。

高峰入青冥,中断忽云树。屏风九叠间,飞泉半空注。

奔腾过万山,至此陡欲住。憧赫侔雷霆,一旦失凭怒。

有似千古愤,投入静者虑。两崖青翠映,空色交相寓。

淡淡与天空,冥冥写秋素。窈窕散馀波,疑作江汉雨。

幽光留人心,不觉白日暮。皎月上澄潭,此身在何处。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

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母绩儿夜读,共此镫烛光。

儿方治《毛诗》,读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泪含两眶。

阿母顾儿笑,愿儿学范滂。矧当太平时,驰驱敢或遑。

男儿志四海,安可恋故乡。长跪谢阿母,教儿以义方。

忽忽四十载,膂力犹幸刚。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胜国衣冠渺逝川,沧桑遗逸老江天。四筵早割牛心炙,一网濒危燕子笺。

北海尊罍罗上客,东山丝竹杂哀弦。小三吾畔空秋草,零落风徽二百年。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