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

五仙门外海连天,色烂牟尼石一拳。万里风烟藏佛骨,六时梵呗到楼船。

半空尚挟鱼龙气,照夜常疑日月悬。食采元臣肃遗像,禺山俎豆自年年。

韩崶(1758-1834),元和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字禹三,号旭亭、桂舲,别称种梅老人。室名还读斋、还读书斋、小寒碧斋。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廷试一等,分刑部。悉心读律,平反滇南盗案,升郎中。从谳诸省大狱,出为广东高廉道,历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署总督、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以失察候际清案左迁,未几复补刑部右侍郎,以疾告归,与潘奕、石韫玉、吴玉松、陶澍合称为“沧浪五老”。
  猜你喜欢
一梢两梢晓滩月,三花五花暮江雪。
春风到手眼生寒,烟水村深有茅蕝。
小阁阴阴人寂后。翠幕褰风,烛影摇疏牖。夜半霜寒初索酒。金刀正在柔荑手。
彩薄夜轻光欲透。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记得长条垂鹢首。别离情味还依旧。
三千年待桃花结,五百岁还铜狄磨。
我辈相期非旦暮,五年离别未为多。
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新登郄诜第,更著老莱衣。
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

峭风吹冻绿玻璃,浩浩平湖四望迷。雪压轻舠凉气重,云冲高岭远天低。

菰蒲白战滩声乱,菜麦青埋野色凄。料得故园花事晚,玉缸春洒为谁携。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

性夫论别与诗辞,元敬山中亦寄诗。病老虚名何足齿,二公高谊可从知。

经书在古虚糟粕,义理人间自茧丝。拨尽寒炉煨栗火,不胜相忆弄残卮。

旧游在否。零落双红袖。水阁疏廊仍种柳。柳是十年前有。

一枝枝舻横塘。一声声笛邻墙。一点点蘋秋意,一丝丝蓼斜阳。

积雪暮山寒,枝枝入肺肝。高风吹不尽,一半更须看。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绿珠枉向琼楼坠,碧玉空因綵笔伤。何似芳魂能恋主,化为只燕宿雕梁。

河流宿层冰,山有太古雪。翩翩有客来,老面黑于铁。

盘盘胸臆间,犹挂太华月。不肯下贵势,便欲叫双阙。

朔寒衣裳单,路远马䠥?。昔人丈夫事,肝胆不可越。

我歌送君行,歌声何激烈。悲风为我起,酒行歌半阕。

望君青云端,何恤远离别。

奏对归来日已西,独骑瘦马踏春泥。行从海子桥边过,犹望宫城柳色齐。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步出东城门,独行已彷徨。伊洛泛清流,密林含朝阳。
芳景虽可瞩,忧怀在中肠。人生几何时,苒苒随流光。
愿得心所亲,尊酒坐高堂。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
双戏水中凫,和鸣自翱翔。我无此羽翼,安可以比方。
红尘憧扰不知年,一望西湖思豁然。
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
未须梅萼催诗兴,好藉岚光作画笺。
安得扁舟去招隐,蓬窗相对听鸣泉。
堕甑谁能顾,虚舟进所如。
无涯身世事,有味圣贤书。
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
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余。

剪纸为形骨相寒,常依稚子博悲欢。偶然得藉微风力,却要旁人仰面看。

惠山山半有飞泉,甃石环亭泛酒船。只任源流自亭下,不缘机智得方圆。

夷犹小棹翻宾榻,零乱浮华出洞天。六月炎蒸应恋此,二松风韵更萧然。

江帆远渡疏林外,山鸟闲吟落照边。盛世正逢元祐日,清欢重继永和年。

萦心难效公垂咏,真赏尤知子美贤。我是林泉自由者,时时来作醉中仙。

日日飞鸣宣妙旨,幻华起灭复何疑。
可怜多少风尘客,去去来来只自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