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乐章九首 其四 初献

明明皇皇,赫赫苍苍。式予肃将,非酒馨香。天祐皇祖,天德日强,继序思不忘。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猜你喜欢
先生何违时,一室习寂历。松声将飘堂,岳色欲压席。
弹琴奔玄云,劚药折白石。如教题君诗,若得札玉册。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一点天真都不耗,千钟人禄是难来。太平自庆无他事,有酒时时三五杯。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似春知道。吉梦佳辰到。
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同倾祷。愿春不老。岁岁寻芳草。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檐花点滴秋清。寸心惊。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孤衾冷。梦难成。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二阁宁独暖,万家方号寒。
何当放春去,和气满人间。

寒骨千年饮恨埋,馀哀空寄望思台。纵令曲沃精魂见,宁与商山羽翼来。

赵虏典刑何足正,周公画像可怜开。忍心本自穷兵起,巫蛊焉能作祸胎。

。某幸托葭莩,敢祈松柏,贡南丰一瓣之香。遥陈善,赓宫三寿之语。**宾筵,敬录微词,用伸祝赞。伏惟电瞩,以表冰忱。某不胜拜贺之至快阁春边,石栏干外,东风晚情。有银潢公子,摩挲石刻,金华仙伯,主掌鸥盟。陶柳青新,潘桃红嫩,早有丰年笑语声。还知道,是街头父老,竞说升平。怪来云表长庚。与一道澄江月共明。但寿烟起处,千山天远,寿杯满处,千尺泉清。仁寿堂中,长生城内,早蹋金鳌背上行。明年准,望紫云楼上,一点台星。

江州古时路,黄花翳连冈。举世无人识,飘零随哓霜。

陶公感萧晨,采之助飞觞。遂令千载后,华屋延秋光。

亭亭金石姿,不随世炎凉。清泉濯宿根,空山抱孤芳。

一承君子顾,纫结古锦囊。岂惟制颓龄,令德滋日章。

所以浮湘者,亦欲餐其英。柴桑今为墟,此意谁与明。

滇之海子三百里,天閟灵奇甲南纪。环海群峰秀而峙,翠削芙蓉影秋水。

渐渐之石上砥平,呼以玉案非虚名。琉璃凝滑夜光冷,拂手可拾天边星。

碧鸡飞来据坤酉,散花金仙揕其首。拱伏朝尊势前后,雾鬓烟鬟斗妍丑。

荆关老死骨已枯,谁能写之为作图。癯然老晔生东吴,烱烱岩电双清矑。

解衣盘礴运天巧,笑舐霜毫眺清晓。目击心存明了了,秋毫远见孤白鸟。

扫素卷碧归高堂,上公宝玩怡清扬。飞台峭壁宛在望,欲援南斗?天浆。

彷佛飙梯几千丈,铁杖鸣敲洞门敞。分我苍崖一幅云,老病醒然致萧爽。

青林白屋晚可依,淋漓满壁恩光飞。松花云津久相待,竟疑坐此渔舟归。

廿四桥头步。听箫声、等闲吹过,良宵三五。偷向十三楼上望,漫掩四围朱户。

吹好梦、十年一度。数遍巫山峰二六,第一峰、留作行云路。

双星照,七襄渡。

三三径里三生谱。傍花前、栏杆六曲,三弦同诉。谈到绿腰花十八,半晌魂销色舞。

添八字、一痕眉妩。世六鸳鸯分四角,早二分明月三更鼓。

且莫把,四愁赋。

官閒无事好飞觞,醉里吟诗想得忙。见说京江水清滑,只今谁是杜秋娘。

索居何用叹奇穷,涉世真惭老未工。原火空燃非有种,江涛自沸不因风。

忘情那复窥衷甲,炤隐还须藉且铜。读罢骚辞天可问,郁陶深处有神通。

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鸳鸯逗浦迟。为问五湖烟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时。

独上荒楼落日曛,依然城市接寒云。
恍疑廊下闲吟句,遥忆须眉莫是君。
今年六十六,世寿有延促。
无生火炽然,有为薪不续。
出谷与归源,一时俱备足。
群阴剥尽一阳生,草木园林尽发萌。
唯有衲僧无底钵,依前盛饭又盛羹。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