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熟客乍惊生面目,青春微换白髭髯。新年佛法休相管,今夜诗题且共拈。
风引涛声来茗椀,灯移人影出筠帘。明朝孤棹乘潮去,有兴重来定不嫌。
平生不作有情别,此日河桥泪欲垂。共是异乡愁独往,非关绕树叹无枝。
因君马上临岐句,添我山中静夜思。衰病况兼寒雪重,春来杖屦未须期。
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
缅怀赤炜初,郁若翠蛟舞。其下有桥门,雍雍冠带聚。
万物递衰盛,千载一仰俯。射策君先登,气勇不再鼓。
邅回三舍间,我亦跻寸武。云雷膏尚屯,有志良独苦。
空山少芝薇,大泽多网罟。尔来涉长途,征衣拂天姥。
遥汎松江舟,薰风采芳杜。故人隐云间,九山青照户。
相逢各华颠,旧事不敢吐。悠哉抱玄同,高卧标枝古。
环环磴屡折,剡剡峰争回。木阴与石浃,梅花抱泉开。
长思黄沙好,每待春雪来。阳和发坤厚,寒霙失贞材。
引云贾馀勇,阴飙行新媒。重成一川雪,步步当徘徊。
杉竹悬明冰,琚玙递清哀。丛石动溪响,叫吭出林隈。
含欣耦孤策,迎赏刓苍苔。夙昔多亲友,兹焉起余怀。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