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桃源今有无,展画浑如梦中见。青螺作山绡作云,白日苍茫暧芳甸。
雄梁跨壑矫脩虹,走瀑悬崖激飞电。紫凤霄鸣梧树枝,青鵻晓啄桃花片。
鸟啼长是艳阳时,草色宁随霜雪变。衣冠尚存周典则,租税不输秦郡县。
山中肉芝美堪食,涧底石泉清可咽。安得此地结茅屋,寄书漫托双飞燕。
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
孤坐万峰颠,嗒然遗下块。已矣复何求,至精谅斯在。
淡泊非虚杳,洒脱无蒂芥。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鲁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
除夜无如此夜良,合尊促席饯流光。深深帘幕残年火,小小房栊满院香。
雪色霏微侵白发,烛花依约恋红妆。知君守岁多佳思,欲进《椒花颂》几行。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荆门一日雷电飞,平地竖起天王旗。翠华摇摇照江汉,八表响应风云随。
千乘万骑到阙下,京师亦睹龙凤姿。三军卵破虎北口,一矢血洗潼关尸。
五年晏然草不动,百谷䆉稏风雨时。修文偃武法古道,天阁万丈奎光垂。
年年北狩循典礼,所有雨露天恩施。宫官留守扫禁阙,日望照夜随金羁。
西风忽涌鼎湖浪,天下草木生号悲。吾皇骑龙上天去,地下赤子将安依。
吾皇想亦有遗诏,国有社稷燕太师。太师既受生死托,始终肝胆天地知。
汉家一线系九鼎,安肯半路生狐疑。孤儿寡妇前日事,况复将军亲见之,况复将军亲见之。
藕花开瘦红衣落。金风袭体罗衫薄。屈指数星期。神仙还别离。
玉阶鸣促织。砧杵千家急。枕簟爱新凉。梦和莲漏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