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井

神物腾空古井存,至今流派尚源源。山瓢汲得天边月,疑是龙珠不敢吞。

陈玄,原名默甫。东莞人。明太祖洪武四年(一三七一)进士,官陕西岐山县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
  猜你喜欢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缠臂绣纶巾,貂裘窄称身。射禽风助箭,走马雪翻尘。
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翩翩不知处,传是霍家亲。
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
得君海错俱奇绝,从此鄞江发兴新。
和风满面紫芝春,双脸常如酒半醺。
法籙把除符券柄,宗门立尽栋染勋。
风冠夜戴琼林月,鹤氅朝披玉洞云。
自是神仙真气象,多生曾是薛真君。

戋戋束帛贲丘阿,有几英雄入网罗。少室山人徵不起,贞元朝士已无多。

声光赫奕埋轮使,音调凄清扣角歌。倾盖相驩应恨晚,乔松千尺有丝萝。

贳酒前庄日渐低。鞭梢斜挂壁、卸征衣。同行三俊喜相依。

垂杨下,长许控金羁。

河水碧琉璃。垆头风物美、近京畿。徵车欲度日迟迟。

沉吟久,三辅故人稀。

云本无心出,庄非有意名。
午供雷腹实,晓带月痕耕。
身世随舒卷,山村任晦明。
饭疏浮富贵,畎亩但存诚。
六年惠爱及黎甿,大府论功俟陟明。尺一诏书天上降,
二千石禄世间荣。新添画戟门增峻,旧蹑青云路转平。
更待皇恩醒善政,碧油幢到郡斋迎。

一睡中山觉。醉刘伶、荷锄埋我,请公无吊。名士眼前尘污面,且向夜台笑倒。

原不算,聪明误了。呕出心肝拼死殉,是何人、手段伸长爪。

归去矣,玉楼召。

可怜笔阵千人扫。奈何他、古今常例,词场纱帽。传与不传原偶耳,传者岂皆绝调。

只达士、付之一笑。如此奇才偏抹煞,想天涯、埋没知多少。

布衣耳,有谁晓。

长啸蹑高寒,回首万山,空翠零乱。渺渺清秋,与斜阳天远。引光禄、清吟兴动,忆龙山、旧游梦断。夹衣初试,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
黄花长好在,一俯仰、节物惊换。紫蟹青橙,觅东篱幽伴。感今古、风凄霜冷,想关河、烟昏月淡。举杯相属,殷勤更把茱萸看。

侬住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

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东皇缥仗下层云,来驾和风再浃辰。
勋阀此时生鸑鷟,天家满意抱麒麟。
方瞳的皪辉迟日,绿鬓扶疎受蚤春。
太史谈公甚奇异,老人星即是前身。
别了金台尺五天,归来行橐夜光县。
剑横碧落琴收匣,云住青山水到渊。
锡宴屡陪蓬岛客,唱酬休忆蕊宫仙。
故家只在西湖上,好在晴光雨色边。
柳间黄鸟路,波底白头天。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油壁青骢,第一番共燕喜。举头天上,有如人意。歌传乐府,犹是升平风味。明朝须判,醉眠花底。
春日春盘荐白鱼,地幽全胜野人居。
诗篇静阅新晴后,茶臼闲敲午梦余。
花落语莺还在树,竹深流水细通渠。
将军莫厌过从数,几日东桥有报书。
千年陈迹故难寻,向北山根识定林。
丘壑独来差可意,断无人影古松阴。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