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 其一

万苦萦心不可论,又看秋色满郊原。孤云逝水归何处,落月啼乌正绕门。

养乏旨甘空往恨,教存忠孝是深恩。因思昔日门墙下,道义能令士习敦。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甥馆恩通内,妃茔诏卜邻。来应自仙佛,去尚恋君亲。

望送龙绡湿,封崇鹤表新。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词臣。

晚步芳塘新霁后。春意潜来,迤逦通窗牖。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嫩绿轻黄成染透。烛下工夫,泄漏章台秀。拟插芳条须满首。管交风味还胜旧。

紫点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

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言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岂是乘桴客,栖栖鄂水阳。故人多放斥,吾道转凄凉。

宠辱今如此,沈忧不可忘。隋珠元按剑,荆璞自离殃。

似尔青云器,谁言世网伤。王风纷坠地,冥契独升堂。

逸拟曹刘驾,清联沈谢行。列星分汉署,白雪映仙郎。

能使尚书重,深扬国士光。在公勤夙夜,于古准羔羊。

侧席遭仁圣,求言渴禹汤。靡躬怀骨鲠,有疏削豺狼。

那信黄金铄,萋然贝锦张。孤诚回日月,万死出风霜。

直道焉辞辱,庸夫或笑狂。始知天德广,曲纳海流长。

贾谊犹投楚,邹生故泣梁。如何捐虎口,忽已讶云翔。

我识从偕计,观风美大唐。谬通仙籍末,赐对玉墀傍。

食粟真为窃,河清讵有常。宁论供黼黻,祗尔奉趋跄。

乃遘同心彦,陪游古艺场。夜间堪秉烛,日旰尚含香。

莫逆谈恒剧,从容寝不遑。允求谐比兴,端可发宫商。

疏越宜宗庙,华虫傍衮裳。渊衷深礼乐,文化蔚岩廊。

岂谓奄徂落,还应厌治康。双倾泰陵泪,俱断杞人肠。

赤子居犹喘,苍天意叵量。河山开紫气,符瑞转宏纲。

渐历舆图远,欣瞻帝座昌。声灵扫乌合,英德迈龙骧。

姬旦匡周室,相如侍武皇。俄看霾雾郁,半觉老成亡。

鳞逆撄须毙,乾行断自刚。内林鸱啄吻,丹阙彗浮芒。

逐客无宁迹,穷途不裹粮。厉阶生枳棘,芬饵挂鸾凰。

西去仍秦苑,南归定汴乡。惊飞怜带缴,欲往叹迷方。

忆向青门别,重凋季月芳。几时申契阔,繇此卜行藏。

太洁为身累,虚名与世妨。悲歌空肮脏,中路惜彷徨。

潜伺亨阳复,终焉履善祥。达人聊曲蘖,隐士且庚桑。

鸿雁纡关塞,江流极楚湘。遥知怀逐侣,一为奠椒浆。

社中真率数追陪,合有閒缘带得来。十日顿疏新旧雨,百年犹负浅深杯。

护持卢橘黄金实,准拟榴花绛雪醅。但有菖蒲皆是节,不须端午始欢咍。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賸喜月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淮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己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十年抱志今方遂,多少须眉得似君。

短策行行一里余,松林过雨步徐徐。
半泓墨沼窥遗迹,数仞龟峰望远墟。
石磴夏凉墨荔合,山扉昼寂绿蕉舒。
夕阳突兀浮图影,送目长天罨画如。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胶鬲岩前地,星棋列水庄。名花闲永昼,芳草带斜阳。

飞阁留题古,华筵韵味长。何时复兹胜,瞻眺意茫茫。

日暮东风吹柳花,博山浥浥香烟斜。吴姬解佩缓留客,双屏掩春疏幕遮。

九梁插花步摇古,帐前微笑生春霞。燕钗腻落珊瑚枕,罗襦香泽闻欢寝。

乍见宜羞敛绣缠,暂许凝娇脱斜领。私中眉萼笑将迎,昵处鬓钿欹不整。

离离梦短惜春宵,金鸡唱晓铜蠡静。靥星浅卸红胭脂,就桁牵衫临镜迟。

流波脉脉看心意,留取身中别后思。

一门金玉友,仲也更高明。
天粹仁几熟,心融义亦精。
有怀殊未究,所论略施行。
握手悲无日,临风涕泗横。
香炉峰高天削出,湖面蒸云欲吞日。
列仙上凿炼丹台,高人下筑藏书室。
盘纡一道行者通,民居僧寺有无中。
斜阳影射樵斧白,疏星光杂渔灯红。
楼船风高殷箫鼓,去急不须人奋橹。
栖禽惊散苦无情,断林赖有苍烟补。
人间此景何处看,惨淡今从画中见。
小皴大染设色真,粉本徒令工作眩。
书画长留岁月过,怪来欧公悔无多。
南堂一赏到白发,快雨时晴纵啸歌。

山城足秋阴,凉意入深屋。黄昏疏雨过,檐溜断复续。

霁色开遥岑,帘际映寒绿。微云淡落月,馀光入修竹。

深更人未寝,青镫照幽独。爱此五字诗,静对黄花读。

印溪桥边一树花,溪南大路抱村斜。日日行人自来往,昨宵残片委泥沙。

园庙何年废,登临有故丘。孤村连日静,多雨及霖休。
常与秦山对,曾经汉主游。岂知千载后,万事水东流。

几人廊庙几蓬蒿,砚滴怜君驱海涛。黼扆天开传诏檄,都门人喜咏干旄。

金陵月色侵诗梦,庾岭梅花照使袍。圣主恩沾均出处,顿令闲客遂清高。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