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适

绕檐晴鹊巳朝曦,梦到无怀自起迟。白黍每甘□味足,黄花偏喜晚秋宜。

心能悟圣非耽酒,业解忘机不着棋。欲抱冰弦傍流水,恐烦馀思入诗脾。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小范登庸面稍腴,惟公不以位为娱。
宅家亦自临朝说,丞相都因国事臞。
闻道西兴去,全家共小舟。
别离江北岸,怀抱海东头。
闪闪风帆远,滔滔雪浪浮。
苕溪在何许,应为故人留。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上印归来卧荜门,此心炯炯向谁论。平生疏拙真天赋,此去安閒尽主恩。

旧识愧真为我累,近知凡百丧吾存。好来同习菁山隐,白发仙臞两弟昆。

诘曲山蹊远世氛,荒寒古寺荐炉熏。
清泉迸石韵寒玉,翠逻倚天施白云。
半藏石经真健妇,一龛古貌现声闻。
迟留恐遇鱼凫叟,岚霭浮空日易曛。

天下名山随处有,画图流传亦良久。祗园道人展横幅,观者称誇同一口。

苍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怀之不盈手。巨灵惊呼盘古怒,地轴坱圠昆仑剖。

太阳出海开杳冥,嶓冢岷峨大如斗。华轩无人清昼闲,恍然置我匡庐间。

金轮迥出牛女上,远近罗列千云鬟。江花野竹青锦斑,嵌岩断石蛟鼍颜。

冈盘谷转绝径路,但见湖水回琼环。白沙洲暖春风起,南船挂帆北船舣。

吴波不尽芳草外,楚岫半入长烟里。夜深小龙行雨归,宫亭月落彭郎矶。

旌阳步虚卢老和,杂佩散作虹蜺飞。百年尘世真梦寐,回首旌旗塞天地。

旧游何处成渺茫,一曲狂歌数行泪。青丘弱水迷方壶,武陵桃源今有无?

瑶台三岛消息断,安得羽翼归清都。

飞渡黄河势已成,但凭一掌守孤城。三千兵带饥寒色,百二关传恸哭声。

报国不能生杀贼,殉君何用死留名。遗祠萧飒横汾曲,夜夜泉飞白鹤鸣。

古夷山,今平地。车马东西驰,屠儿倚刀醉。梁园枯草鹰啸风,公子翩翩持角弓。

嘉州山水地,二蜀最为美。
翠岭叠峨眉,长岭叠峨眉,
长澜涌锦水。

莽平原兮丰茸,伤极目兮棘丛。棘丛兮匪菅则蓬,彼美君子兮玉雪其容。

湘之水兮幽且雄,腾蛟螭兮舞虬龙。昼黯黯兮雨溟濛,渺音尘兮何由通。

徒结郁兮寸衷,川迢遥兮路不穷。些招魂兮托予悲,揽芳菲以佩服兮聊饰夫厥躬。

色之泛兮光风,芬之播兮谷中。微佳人兮我谁从,思重华兮莫逢,羌独怀古兮寄丝桐。

侍宴归来簇绛云,夜深冷露透猩裙。阿环唤醒纱橱梦,间拂菱花照宿醺。

茅茨数家黄叶村,霏雨一月溪水浑。慈鸦种麦日未暝,猛虎下山人闭门。

云木成林绝点尘,读书精舍有诗人。乾坤万里市朝远,风露一堂灯火亲。

不为肥甘知隐遁,祗因勤苦见经纶。襄阳物色归图画,谁解移家愿卜邻。

中年才过即归閒,好在河汾屋数间。病里检书多为药,老来忘世不因山。

翠翻平野禾抽颖,锦委深林笋脱斑。莫恨韶光太相促,若非衰暮讵能还。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不畏霜风质自殊,不招蜂蝶艳何孤。
梅花松竹如相见,便合添为四友呼。

秋夜一何长,漫漫难及晨。我非壮士志,胡为怀苦辛。

披衣起徘徊,仰看参与辰。三星犹在户,河汉未西沈。

世累忽相扰,百忧坐自臻。欢愉随时弃,衰病逐年侵。

茕独自天启,多艰将焉畛。弃置无复道,惆怅难再陈。

笼鹅忆往事,放鹤此重来。小别三千岁,碧桃花又开。

丹还驻妙景,云冷卧香台。清浅蓬莱路,麻姑日几回。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